第118章 盐民之利(2 / 3)

加入书签

“除官场外,其他方面如何?”贾琮问道。

“两淮盐场总年产量已初步核定清楚,不出所料,果然足足有500万引以上,一引大约200斤,这便是十亿斤!若是丰年,这个数还得往上浮两成。

而盐课只收了70万引不到,他娘的,你说盐商怎么不肥的流油,岂是流油,我看是流的金海银河了。”徐清恨恨地道。

贾琮心中有数,倒也不吃惊,正想说话,忽听门外传来一个粗鲁沙哑的声音。

“老徐,格老子的,死到哪儿去了?”一个身着油腻腻紫色官服的高大官员径自推门走进来,胸前的孔雀补子被各种污垢浸染,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

贾琮苦笑,摇头不语。黛玉那里是没事了,可京里宝姐姐处,事情可大条了。

徐清久历世事,已然猜到几分,笑道:“没想到老弟竟然还有红颜知己?哈哈哈,果然是英雄少年,老哥望尘莫及。不过也不必担心,凭伱老弟的文采,再填一阙词便是。”

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如今我在江南填的每一阙词,都等于在给自己埋雷,回去还不知道会怎样呢,贾琮暗叹了口气,道:“甄家这边没问题了,扬州这边如何了?”

一谈到正事,徐清顿时收起顽笑神色,低声道:“两江总督顾大人与我们是一条心,只要解决了甄家,江南官场便算是平定了。老弟还不知甄家在江南之贵重,说是呼风唤雨毫不为过。江南省的护官符上,甄家高居第五位,可想而知矣。”

贾琮疑道:“护官符我倒有所耳闻,前四家可是贾、史、王、薛?既然甄家这般鼎盛,为何仅排第五?”

贾琮微微一愣,这是个三品大员,怎么这般粗鲁,毫不讲究官风官仪,若在神京早就被御史言官们参成了筛子。

徐清笑着介绍道:“三爷,这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也就是盐运司的都转运使,张宁张大人。我说老张,你当年好歹也是庶吉士出身,满肚子的圣人学问,如今倒像个市井粗汉,还不来见过琮三爷。”

徐清笑道:“这护官符上的人家,是国朝开国之初流传下来的,贾史王薛四家是百年老字号,且世代交好,联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是四家,实则一家,故而一直占据前四。

而甄家是近三四十年崛起的豪门,虽一时有遮天之势,终究在官场的底蕴薄了些,看似屈居第五,实则是以一家之力,堪堪比得上贵四家之势矣。”

原来如此,贾琮点点头,有些好奇道:“护官符上甄家的口号是什么?”

徐清道:“金陵城,有真人,直达天听谁与闻。”

贾琮点点头,四大家族的口号皆言其富,独甄家言其贵,果然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