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一舞(2 / 2)

加入书签

“很厉害吗?”总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剪瞳在舞蹈方面的造诣太低,现在怕是连扇舞她都看不明白。

见白素还兀自沉浸在别的情绪中,一点解释的意思都没有,上官文在心中有感慨一番,剪瞳的人让他牵肠挂肚也就罢了,问个问题也要逼着他搜肠刮肚的。胡腾舞失传已久,他也只是在书本上见过,方才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这时候倒要硬掰了。“胡腾舞,是一种男子的独舞,据说从西域传过来的,对身体的柔韧性跟腿部的力量要求很高,就算是在平地上,想要完成胡腾舞中复杂的跳跃也是很难的,更何况她是在鼓面上。”

“鼓皮是羊皮做的,按说该是更利于完成动作的啊?大师,你怎么看。”剪瞳总是见不得寂源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样子,他越是自在得意,安贫乐道,剪瞳越是看他不顺眼,什么方外之人,她非要给弄成凡夫俗子不可!

寂源侧过头,对剪瞳刻意的为难付之一笑,“贫僧久居寺庙,对歌舞之事并不了解,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贫僧也只能静默不语了。”他猜到自己若是回答,这孩子一定会说,大师当真是个风流人物,寺庙里面呆着呢,对这种声色之物也这么了解。

却不成想,原来避而不答也是一种过错,剪瞳喝完了桌上的桂花酿,口中弥散着桂花清香的味道,她用着微醺的口气,送了寂源一个不客气的嘲笑,说道:“大师究竟是智商不够,还是体重太够了?这种事情还不明白吗?你若有兴趣,往那面鼓上站一下,便知道为何鼓比平地更难了。梅因姐姐能做掌上之舞,身体轻盈才能控制好这力道,若是换了大师上去,一身的浊气,怕是这鼓也就废了。”

她趴在打鼓之上,安宁的侧偏着头,像是在聆听什么声音,一阵细密的羯鼓声伴着急促的琵琶响起,她一转身子,一个柔美的鲤鱼打挺之后,又重新站立起来,依旧是不停的旋转,一圈连着一圈,一波带着一波,轻盈欢快,头顶的白雕配合着她的动作,同是不知疲倦的盘旋。

“是胡旋舞。”上官文见剪瞳频繁的眨着眸子,一动不动的盯着,带着一些困惑,便不由自主的想要为她解答,“一种以旋转见长的舞蹈,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跳了。你看她旋转的间隙,还能运用自己的身体来敲击身下的大鼓,足见她的本事。”

剪瞳虽是很佩服这种怎么转都不晕的本事,却也觉得美不该是这样的单调。“一种转圈的舞蹈?梅因姐姐的身形倒是好看,可光转圈有什么意思?这音乐也很是好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景月姐姐有什么高论吗?”

“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白乐天曾写过‘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说的就是这胡旋舞。据说当年杨贵妃最擅长此舞,唐玄宗很是喜欢,忘情之时,能为了给她伴奏而击破了羯鼓。他也说道:‘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却不知道梅姑娘想要启迪的是哪位明主呢?”

景月的话多多少少联系了自身的处境,多事之秋,梅因与太子之间的纠葛京城的人都如明镜一般,并非她有意把这些事情很朝政联系在一起,却又情非得已,不得不一再试探安王府的动向。

“……”寂源已经不想理这种胡搅蛮缠,师父家的孙女真的是来克自己的吗?

梅因的舞蹈还在继续,她身上胡服的衣摆不断的飘起又落下,时而像是嫦娥奔月,时而像是西子浣纱,一动一静,无论什么动作,只要是出自她的就是优雅的。

过了没一会儿,曲风又换成了绝然的样子,像是奔赴沙场前的诀别,也像是战场上无处容身的累累白骨,她不再跳着明快的胡腾舞,手中一把白毛羽扇,舞的人肝肠寸断,接着披帛的助力,她在空中起舞,那种悲戚之情比乌江上霸王别姬还要催人泪下。

曲终之时,她依旧安静的卧在鼓面之上,趁人不备,敛去了眼角的泪光,这舞跳给他,他也是看不见,权当给自己个念想吧。

诧异的瞅了一眼景月,剪瞳不知道今日她突然提起这首诗原因何在,引经据典说的文绉绉的,那都是别人的事,剪瞳只负责颠覆,她的思绪一晃而过,很快就忘了这茬。“我看不尽然,若是白乐天说的是真的,那么袖子何在?我只看到梅因姐姐用了披帛,就算是胡旋舞,也不见得单一,后面定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不定会换了风格呢?我却又不知道这胡服还可以跳什么舞。你看那边放置的那些鼓,不是还没人敲吗?我敢打赌,里面一定有什么文章。”

剪瞳说的没错,鼓点越来越密,琴弦越来越纵横交错,梅因的步子越发快起来,直到最后弦崩断,她也伏在地上不起。

弹琵琶的人静静退场换琴,黑暗中又走上了几个乐师,他们各自守在一面大鼓之前。过了不一会儿,丝竹之声又起,却换了一副样子,不再是女儿家的媚态温柔,而是壮烈奔放,场面宏大。

梅因旋转着起身,绕着大鼓边缘行了几圈,复杂的脚步不断变换,看的人眼花缭乱,她几次高高跃起,以身击鼓,发出一声声壮烈的悲鸣,却在下一瞬换了表情,变得那般诙谐轻松。

上官文还未看出这里面的门道,白素抿了一口酒,对着月亮敬了一杯,谁也不知道他在纪念谁,他的话说的缓慢又悠长,飘渺的像是天外来客,他说:“是胡腾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