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啊?我?(第五更,求订阅)(2 / 3)

加入书签

接着,吴景拉起了孙策,看着这个英俊非凡风姿绝代的外甥,语重心长的重诫道:“伯符此去,不要投袁术!袁术此人气量狭小,当时酸枣之战,上将俞涉因为不敌华雄被杀,袁术觉得丢了面子,回去就发配俞涉全家为奴!”

法正不重视宛陵,不代表别人不重视。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吴景就把这里当做根基,然后在这里被法正主力轻松扫灭,成了阶下囚。

一网成擒的还有来投奔吴景的吴氏姐妹和她们的子女,其中包括孙策、孙权和孙仁孙尚香。

打不过就加入,吴景的全家都落入法正军手中,吴景自然不会为袁术效死,所以选择了投降,但投降的代价是必须把所有家人送到秣陵当人质。

其实,拿官员的家人当人质留在首都等地,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做法,吴景倒也不介意。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那个十六七岁的外甥孙策,竟然提出了趁机出逃,去投奔孙坚旧主袁术的建议。

有一说一,走水道真的比走旱道顺畅多了,也轻松多了,董璜是真不明白,在有水道可走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偏爱走旱道。

毕竟,黄金水道一听就逼格高大,但黄金旱道却总感觉带着特殊味道。

在董璜一路游山玩水,施施然顺溜而下的时候,法正对董璜迎接准备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法正其实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讳,开始的时候他是被建功立业冲昏了头脑,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为人臣子的大忌。

为人君者,没有哪个不忌惮领兵大将不听命令自行其事的。

“舅父,董璜残暴不仁,为我父亲势要讨杀的对象,我岂能认贼作父,投降贼人?且父亲如今尸骨未寒,我愿带着弟弟孙权趁机逃走,渡过长江投奔楚王,借兵夺回父亲尸骨,还请舅父替我照顾好母亲和弟妹!”

说罢,孙策跪在吴景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哎……伯符有此志气,我自然是很欣慰,你放心的去吧,你的母亲们是我的姐妹,你的弟妹是我的外甥,有我在,伱不用担心!”

吴景大包大揽的说道。

他觉得,自己作为第一批投靠法正的太守,护住几个妇孺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法正只能够用好的态度来弥补,为此他甚至连清理一下吴郡等要地的功夫都没有,专心在秣陵给董璜修建临时行宫,并给董璜准备大大的惊喜。

丹阳郡,宛陵。

按理说,宛陵才是丹阳郡的治所,不过论起地理位置,宛陵的确比不上秣陵。

秣陵其实就是金陵。秦始皇灭六国后改金陵为秣陵以压金陵王气。

法正觉得秣陵虎踞龙盘,有帝王之气,联想到始皇帝的举动,所以又把这里改成了金陵,决定在这里给董璜建议做大大的行宫,并给董璜准备了一套新的衣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