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很难(2 / 2)

加入书签

没有谁比巴伦更了解他曾经的祖国,它并不像西方那么具有侵略性,希望的只是做生意而已——事实上,他们的愿望早就写在天安门城楼上了“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至于说英伦的工业制造……

巴伦也只能够保证在利润足够的高端制造业方面,于英伦本土进行更多的投资。

另一方面,就是他所推动的伦敦科技城了,巴伦希望在互联网领域,至少英伦能够跟得上美利坚和华夏的步伐。

不说是能够相提并论,但至少在一些未来的方向上,比如云计算以及AI这些,能够带动欧洲不至于落后太多。

但其他的国家可是在飞速发展,攀登一个個工业明珠,并且将其价格打下,压缩利润啊!

当初的欧美西方为什么恐惧苏联呢?并不只是因为社会制度,也不只因为所谓的“民主”——要知道民主这个词,本就来源于苏联,那时候苏联对西方是有制度优势的。

苏联对于西方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上面这些,也不是他们的军队,而是持续五年十年的长期计划,能够确保他们集中力量攻破一个个技术难关,这种不断的,持续的,被追赶,并且打破他们的技术壁垒成为常态的感觉,怎么能够让人安心呢?

每打破一个技术壁垒,就意味着一个行业的高利润被埋葬,可能有几个规模不大的“发达国家”被打落凡尘……

面对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他们只能寄期望于对方犯错误。

当然,这的确会有些困难,因为互联网产品不像是其他的产业,像是制造业,是你想要有多少客户,至少需要制造相应数量的产品——但互联网产品不同,比如你开发一个游戏,或者是一个软件之后,你的用户多少,在于你能够将这些游戏和软件营销到多大范围的用户群体……

之所以未来在互联网行业上美利坚和华夏这两个国家最为强大,主要还是他们拥有最大规模的市场——美利坚拥有以英文为主的全球市场,而华夏则拥有足够广阔的华语市场……

至于说欧洲,说白了,互联网产品占据欧洲市场,甚至不如去往美利坚市场更具发展空间——毕竟虽然欧洲用户的价值也比较高,但在这个一块面积同华夏和美利坚相差不多的大陆上,除了英文之外,还有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这非常繁多种语言的市场。

但问题在于,在美利坚的市场中,同硅谷竞争,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伦敦科技城,只能是做到首先在英伦市场能够具有优势,再去谋求欧洲市场了。

幸运的是,苏联的确犯了错误,最终解体。

但他们还能继续这么幸运下去吗?

“我们不能只是将希望放在对方犯错误这上面,即便是无论是在媒体还是综合实力上,我们仍然占优势……”

巴伦对王储和布朗就曾经如此说道:

“任何国家都有可能犯错误,包括美利坚,所以我们还需要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到对方那边——我们需要保持任何可能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