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机械化三大策略(2 / 3)

加入书签

阿瑟看到数据还是十分欣慰的。短短一周的时间,全国范围内就已经销售出去了超过两万台农用机械设备,预计可以减少至少十万的农业人口人力。

因为时间比较仓促的原因,这些销售情况大部分发生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周边,较远地区的销售并未正式开始。

预计在农用机械补贴普及到澳大拉西亚所有城镇和农场之后,才会迎来农用机械产品的真正热销阶段。

这也会让澳大拉西亚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人力,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增添无尽的动力。

当然,农用机械的普及也不只是这么简单。首先是目前的所有农场根本不可能零基础的迅速熟悉并且操控农用机械,这也代表着政府必须组织相关的人手向每一个购买农用机械的农场教授这些农用机械的使用方法。

就算接下来还有相应的燃油和保养费用,但也绝对能在三四年内回本。

任何一个农用机械的使用年限都高达十年以上,三四年完全回本之后,接下来可就是农用机械带来的纯利润了。

“好像是这样的,呐,我到底错过了什么?”亨德森点点头,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现在还不晚,亨德森。农业的机械化已经成了趋势,更少的人力对我们来也能节省相应的人力成本。现在购买农用机械还有补贴,这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机会了。你应该感谢陛下,要不然每台机械设备你还得多掏好几十澳元呢!”凯文笑着安慰自己的朋友。

现在只是农用机械补贴政策颁布的第二,购买农用机械还完全来得及。

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每个农场的情况不尽相同,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这些农场彻底掌握农用机械的使用。

当然,这也只是农业方面彻底机械化的一大阵痛而已。等到这些农场彻底熟悉了农用机械的使用之后,接下来购买新的农用机械,就不需要政府亲自去教了。

土地想要实现大规模并且完全的机械化,单纯的购买农用机械并不能做到。

除了普及农用机械之外,尽可能将现有的农场集中,将农场整合成大农场才是好办法。

目前澳大拉西亚部分型农场太过分散,有少部分农场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机械设备。

对于他们这些民间的私营农场主来,每个机械数十万澳元的成本节省,相当于多了一大笔收入,这可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正因为他们的农场在悉尼郊外的原因,他们接收到政策的消息是最快的,也能够更加方便的从机械厂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

如果是离城区比较远的村镇,或者是那种偏远的农场,想要购买机械设备得花费一番功夫,这也会增加无形中的成本。

1921年2月13日,悉尼宫。

距离农用产品补贴政策的颁布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农业部门也正式汇报了这一周以来农用机械的销售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