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人心不足大食商(3 / 3)

加入书签

注1:南宋天章阁在大内之后的万松岭,不算是内宫之中,可见于周密《武林旧事》与岳珂《愧郯录》。

“陛下!”听得赵与莒许下这么大的一块饼,崔与之忍不住叫道,赵与莒却向他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

“陛下是说……三年内卖往大食的丝绸都归我?”

“不是都归你,而是你须得按着今年的均价收购,所有大食商人,朕只许你自大宋收购丝绸,你是自家贩回大食去,还是就在大宋转卖与其余大食商人,尽悉汝便,如何?”赵与莒道。

“谢……谢……谢陛下,真主啊,你赐给大宋一个多么英明的皇帝!”杰肯斯凯狂喜,扑倒在赵与莒的脚下,几乎要亲吻赵与莒鞋尖。

他知道那是多大一笔财富。

赵与莒赐他座位之后,笑着问道:“贵使远来不易,路上风波险阻,想是经历不少吧,且与朕说说这一路来的见闻。”

杰肯斯凯偷偷看了赵与莒一眼,大宋皇帝的年轻让他吃惊,他将自己此行经过细细说来,才说得一半,谢道清又在外边说道:“陛下,崔相公求见。”

“请他也来听听吧。”赵与莒倒不惊讶,崔与之有事没事都爱往宫中跑,有时是来奏对,有时是来混吃混喝,有时是来陪他说聊天,这段时间里干脆就是为了他的那两个宝贝孩儿而来。

这是个妙人,赵与莒觉得自己挑他来任丞相,实在是挑对了。

崔与之听得杰肯斯凯说起大食之事时听得很是仔细,特别对阿拔斯王朝与蒙胡的战事,还不时提出问题。杰肯斯凯毕竟离了大食一年有余,故此对具体情形也只能说个大概,倒是对这一路沿途物产风俗甚为熟悉。当他说到巴格达城中的穆斯坦西里亚学校时,还离座向赵与莒行礼:“在我们国家建成这座伟大的大学的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一位圣明的君主也扩建了他的大学,收藏了无数珍贵的典籍。小人必须为此事向圣明的大宋皇帝致敬——一个皇帝的疆域只能传给儿子,可是他留下的学问可以传给世人!”

“伟大的陛下,难怪你被称为光明之王!”他兴奋地叫嚷起来,在赵与莒面前手舞足蹈:“所有的哈里发加起来也不如你睿智,真主啊,我一定是做了无数善事才积累下来这样的福气!”

“咳!”崔与之咳嗽了几声,杰肯斯凯才明白过来,他慌忙拜倒:“陛下,请原谅草民的莽撞,我实在是太高兴太激动了!”

“这一切都得在你将书籍给我找来后才生效。”赵与莒笑道。

“那当然,那当然!我明天就会搭船去泉州,我的船在泉州,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回巴格达——如果伟大的大宋皇帝陛下能送我一条那种蒸汽船的话,我一定能更快运回那些书!”

阿拉伯商人的贪婪让赵与莒有些生厌,他冷冷扫了杰肯斯凯一眼,杰肯斯凯觉得象是被无数冰雪从头浇到了脚一般,他猛的想起,眼前这位是执掌着无数人生杀大权的大宋皇帝,前不久,他还将凶蛮无比的蛮人可汗的头颅砍下当作礼物送给了别人。

这话让崔与之悚然动容:“你黑衣大食之君,竟然有此之志!”

赵与莒扩建国子监,将太学建得又大又漂亮,花费的都是内库之间,故此朝臣都未曾反对,在他们想来这是兴教传道之举,是天子做的大善之事,但杰肯斯凯的话让崔与之惊觉,天子所谋并不仅于此,否则那太学为何会如此之大,倒有大半区域如今都是空着!

“说起此事,朕闻贵国人好收藏书籍,朕有一事要委诸贵使。”赵与莒道:“贵使若是回国之后,将贵国大学、图飘天文学络,从大食收购书籍,但是所获甚少,一则路途遥远的缘故,二则是大食商人一般不愿意贩书来,不仅所耗时间精力太大,而且利润也不保险。

在赵与莒看来,唐、宋都是相当开放的,但这种程度的开放还远远不够,随着大宋实力的发展,特别是宋金盟约之后,大宋上下“天朝上国”的想法又开始抬头,如何让这些自信得有些过度的士大夫们放开眼睛看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世界上原来还存在着可以与大宋相纰美的文明。那些促进科技发展的知识,他可以自后世带来,强行教与义学少年,但那些哲学智慧之书,则不是他这般一知半解的便可以开宗立派了。于今之计,便是将西方诸哲的文章翻译过来,这就如同赵与莒一向认为的那般:所谓学问,自数学开始,至哲学终结。

“如何?”见杰肯斯凯半晌不语,赵与莒笑道:“朕将我大宋丝绸的三年专营权交与你,可换得这些书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