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海军(3 / 4)

加入书签

这份捷报,一式三份,其他两份慢慢送呈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朱允熥手里这份,是汤和派人快马加鞭,昼夜不停疾驰送来。

“此战,靖海军上下感念皇太孙仁德,三军用命。王师战船,把倭寇团团围困,先用大炮火铳轰击。随后,都指挥使王景弘亲率死士跳舷,连斩数人.........”

(王是宦官,我一开始查资料,他不是宦官。但是以网上资料为主吧。)

东宫之,朱允熥满脸喜色的看着汤和送来的战报。

这支靖海军虽然小,却是他的希望所在。为此他不惜和户部打官司,甚至从自己的私库里拿钱出来,给靖海军添钱添船。

世上的事,永远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环扣着一环。有些事,真如老子说的那样,装下糊涂才能看得更通透。

洪武二十年年,蓝玉案落下帷幕,凉国公,太子少保,京营兵马总兵官大将军蓝玉,贬为平民遣回老家。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畏罪自尽,吏部尚书詹徽下狱。

锦衣卫指挥使已由朱允熥的人,原锦衣卫同知何广义接任。空出来的吏部尚书一职,朝堂上朱允熥和老爷子推荐了督察院御史凌汉。

至此,朱允熥的手不但伸进了锦衣卫,也伸进了吏部。再加上户部侍郎赵勉,工部侍郎练子宁都是他亲点。他这个署理朝政的皇太孙,大大家立自己手里的话语权和权力。

当然这些事都在老爷子的默许之下,甚至对于他手增加的权力,老爷子是乐见其成的。

“此战虽胜,可亦有不足。军火器依旧太少,船上所配不过都是斤小炮,杀伤大有不足。而且海上风大,火器难以保养,临战时大打折扣。”

(斤,是指炮弹的重量。)

“臣斗胆奏请殿下,多拨火器于静海军,以备不时之需。另,王师战船亦太小,若想扬帆远航,直达倭寇巢穴,大船多多益善!”

隐隐的,朱允熥明暗的力量,渐渐的已经赶上了当初的故太子朱标。淮西武人们,不再单纯的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外孙,朱标之子而拥戴。而是在他身份之外,多了许多感恩戴德,效死之心。

而除了朝堂之外,苏杭两地的主官都在朱允熥手。他还有一支武装力量,信国公汤和主管,军将校都是朱允熥亲自在五军都督府,和沿海诸卫选出来的,靖海军。

靖海军虽小,人数不过万余多人。可是它不归地方卫所管理,更不归兵部,五军都督府也只有管理权,暂时没有调遣权。即便有,五军都督府也不会不长眼,去对皇太孙的私人力量,指手划脚。

朝会散去,刚刚回到东宫,朱允熥就收到了福建沿海的捷报。

四月,福州有倭寇来犯,被靖海军堵了一个正着。老将汤和先是故意放倭寇上岸,随后在海上拦截。此战杀倭寇三百二十人,海盗七百十人,缴获战船十余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