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上贼船”!(4 / 5)

加入书签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

许多外地人可能不敢想象,滨江沿海几个区县的很多土地是泥沙淤积而成的。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大海东去,说的就是滨江乃至江南沿海各区县的成陆过程。

事实上直至今日,滨江沿海几个区县的面积依然在不断增长。

刚工作时跟小鱼一起参加民兵训练,曾去海边打过靶。这才过去多少年,那会儿设在滩涂上的靶场现在已变成了一片农田,想看见海水要从当年的靶场再往东走好几公里。

不管做什么都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不能跟大自然对着干。

东如想建海港,这不是一件小事。

地质条件摆在那儿,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硬着头皮上马,建成了却因为泥沙淤积不能使用,到时候投资的那么多钱真会打水漂!

行驶中的客车有点晃,看材料头晕。

韩渝干脆放下材料,直言不讳地说:“廖书记,我虽然不是搞水利的,也不是搞海洋研究的,但我是学航运的。据我所知,淤泥质平原海岸泥沙容易淤积,是建深水港的禁区。交通系统和海洋部门的专家多次勘察过,一致认为从东海到云港的近千公里海岸,没有建深水大港的条件。

西太阳沙南北两侧的深水航道是怎么来的?谁能保证现在那么深,将来还是那么深?大海跟长江不一样,一旦泥沙淤积想疏浚都疏浚不过来。想靠清淤疏浚保持航道水深是不现实的。别的不说,就说白龙港,我亲眼见过一夜之间泥沙淤积了近四米,这还是在长江!”

秦副市长去年说东如要砸锅卖铁建海港,韩渝就觉得不太现实,现在依然认为不能贸然上马。

可人家从1980年就开始观察勘测研究,整整观察勘测了20年!

从材料上看那条深水航道依然在,并没有被泥沙淤积。

如果一切属实,那么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居然给泥沙不断淤积的东如海边滩涂留下了一条深水航道。

长江大桥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有望在五年内动工,十五年内建成通车。如果再能建一座深水海港,到时候滨江就不再是“有江无桥、有海无港”。

如果连滨江的专家都说服不了,肯定说服不了上级。

廖书记早有准备,微笑着介绍道:“王教授和她的爱人朱教授经过连续多年观察勘测,结合相关的地质勘测资料,已探明洋口外海是古长江的入海通道,是现在太平洋进入黄海的前进潮与进入东海的旋转潮波汇合并形成辐射潮流群的主通道!

强大的潮流动力保持海底深槽没有淤积,深槽两侧的沙脊形成对深槽的天然掩护,这条深槽直连深海大洋,适宜建港。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结点和枢纽,深水良港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多重要你最清楚,可以说王教授和朱教授的这个研究成果,让我们东如乃至滨江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那条深水航道究竟是不是古长江的入海通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会不会淤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