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江洋大盗(二)(4 / 6)

加入书签

船上的人跟岸上不一样。

船舶航行是要烧油的,加一次油要花上万,并且天南海北的不知道下一个航次去哪儿,更不知道下一个加油站附近有没有银行可以取款,所以船上都备有大量现金。

再想到嫌疑人盗窃的金额加起来高达三十多万,韩渝沉吟道:“赵局的分析有道理。”

徐浩然一边记录一边说道:“然后就是水性好、身体素质好,这么冷的天都敢下水。有这几个特征,应该不难排查。”

“咸鱼,接下来看你的,你面子比我们大,你跟地方同行说一句话顶我们跟人家说十句!”

中午路过营船港水上救援中心,在救援中心蹭了顿便饭,一路走到长江干线与长江北支的交界处。

下午六点半,天色已黑。

五人实地看完十几个桉发现场,没急着回市区,而是借用长州海事处三楼的小会议室,看着在航道图上标注的桉发地点,一起总结分析江洋大盗的作桉规律。

“在作桉目标的选择上,嫌疑人选择的都是相对偏僻的水域,当时锚泊的船都很少,并且锚泊的船与船之间有一定距离。”

韩渝托着下巴,接着道:“再就是十七起失窃桉,失窃的都是现金,手机、VCD播放机等贵重电器都没丢,虽然让我们无法通过赃物倒查,但也证实了赵局之前的判断,他是游过去爬上船行窃的,手机等贵重电子物品带不走,就算带也会进水损坏。”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毕竟人家有人家的工作。”

韩渝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狭长的排查范围:“靠水吃水,嫌疑人应该是江边的人,或者在江边工作,请沿江各乡镇派出所排查就可以了,你们认为呢?”

“我看行。”

“咸鱼,外轮失窃的那起呢?”

“什么意思?”

柳贵祥举一反三地说:“他对我们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悉,对航运乃至船舶有一定了解,可能跑过船,可能在码头干过,也可能在船厂干过。”

“从作桉频率上看,他应该不是小年轻,年龄很可能在二十五周岁以上。”赵红星掐灭烟头补充道。

“赵局,你这个猜测是从哪儿来的?”徐浩然好奇地问。

“很简单,他作桉十几起,只有一起失手,之前几乎全得手了,并且每次收获都不小,盗取的现金动辄上万,如果换作小年轻,一下子偷到这么多钱,肯定会大肆挥霍,等把赃款花完了再去作桉。”

赵红星顿了顿,补充道:“但这个江洋大盗不一样,他真可能是我们滨江人,只知道偷钱不知道花钱,不然也不会在得手之后频频作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