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话:藕粉(2 / 3)

加入书签

半下午的时间,光是弄藕浆这些就忙了个够呛,天见着就黑了,吃过晚饭,宋秋几人回村去,洗洗也就睡了。

接着又把清洗出的藕浆用水冲洗一天到两天的,跟番薯淀粉浆一样,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每日记得都要搅拌一次。

等到除掉浮在水面上的细藕渣,并去除最底层的细沙,随后把里面的粉浆放到另一个盆里,用清水调稀再沉淀。

这般不断两次,至藕粉呈乳白色就行了。

最后就是将经过浸洗,沉淀后的藕粉用一清理布袋子盛好,再用绳吊起来,约大半天就可控干,这个过程跟做汤圆面一样的。

水份控干后,将藕粉取下,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粉团,晾干,随后用刀将粉团切成片状,再次晾干即成藕粉。

啥双皮奶啊,果酱啊,炒大料,熬高汤的,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了。

宋秋先让大家把莲藕挑选一下,只要粉藕,脆藕留一边,只有客栈炒着吃了,这个出不了啥粉。

粉藕都挑出来,一一清洗干净,去除藕节,切成一片一片的薄片,然后用对窝捣烂。

这大对窝,还是宋秋专门赶着骡车回村里拉的。

村里有两个公用的大对窝,每年冬打糍粑过大年,村里要打糍粑的都聚在村长家去一起忙活的。

眼下只能先做到洗浆这一步,剩下的宋秋都仔细交代了王氏,把这个事交给她来盯着。

挑出来的粉藕估摸着有个两百来斤的,藕粉出粉率不高,至多百分之十左右,宋秋想着这粉最后晒干顶多也只有二十来斤。

二十来斤,倒也能做出好些东西来了,暂时先就这样。

反正庄子里还有半个荷塘的莲藕还等待开挖呢。

到时候,接着再做就成。

她这对窝,就是上村长家拉的。

用大对窝,捣烂的快,比用小对窝那么一点点的省时些。

捣烂一对窝的,就加清水,然后用小磨子碾成藕浆。

王氏几个三五两天都磨豆子做豆花的,用小磨子也用得顺手,听宋秋大致一说,上手的也快,就哗啦哗啦的推起来了。

等藕出了浆来,便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盆,用清水往袋子里清洗,跟过番薯粉差不多,边冲边搅拌袋里藕渣,直至过滤出来清水时就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