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二章 核弹洗地(2 / 4)

加入书签

继名古屋之后,京都的鸭川、桂川两河河口,广岛的相生桥和熊本的古城群上空先后爆发出强光,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以炸点为中心的十多平方公里土地变成了焦土。大多数地方已经无法辨认出原来的面貌。

爆炸中心处的人们和城市的建筑物。全部被抹去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距离爆炸点较远的地区,则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爆炸产生一刹那被烧毁的人和狗、猫、鸡、鸭等动物的残骸,更远的地方。有些人倒毙地面,还有人严重烧伤,虽然他们勉强挣扎到安全的地方,但均在二十天后死于伽玛『射』线的作用。

一年后,日本本州岛驻军的安家军官兵在穿戴防化服深入污染地调查后。宣布名古屋地区共有十二万人死于核弹爆炸。

在此后的时间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爆炸产生的锶90、碳14、铯137和其他有毒物质,放『射』『性』尘埃的放『射』『性』污染对人的骨骼、血『液』和生殖系统产生了可怕的影响,使人患上种种奇怪的疾病,最后被慢慢折磨致死。

爆炸点附近所有沙石都被瞬间产生的高温熔化为『液』体,迅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像玻璃一样的地面。不过,为了保守南华已经研制出氢弹的机密,此次投放的只是爆炸当量在两万吨到三万吨的原子弹。只要结构简单的防空洞,知道一些初步的防护知识,对初期的核爆炸就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护。

广岛是日军军事重镇。集结有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对其进行核弹攻击。一方面是继续打击日本列岛的工业生产能力,同时也给予日军国民及军队巨大的威慑,证明其所谓的“焦土作战”不过是一厢情愿,安家军即便是不登陆也有足够的实力让其彻底毁灭。

最后一个倒霉城市是日本九州岛的政治中心——熊本。

熊本是九州人口较多的一个县,主要人口聚集地是西部沿海地区。熊本城历史悠久,方圆几公里广阔城廊内残留着许多沿自然河流构筑的堑壕、城墙及漂亮的石坝,号称日本三大国宝城池之一。

熊本县位于九州中央西部,北九州与南九州的接壤处。八代平原的灯心草栽培很出名,产量约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七成左右,是制作塌塌米的优质材料。熊本平原除出产稻米以外,也是日本有名的『露』地白兰瓜和西瓜产地。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熊本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时臭名昭著的日军第六师团的老家也在这儿。如果不是历史发生了变化,第六师团将会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刽子手,虽然在安家军的努力下日军未攻进长江口,但熊本师团士兵的双手,依然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在日本四个城市的核爆炸中,便有人在目睹导弹飞行的奇观后及时躲到防空洞里未被炸死,牢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地下室。完全经得起光辐『射』和冲击破的破坏。

根据南华的核物理科学家估算,此番对日本列岛进行打击的四颗核弹头,在两天内对日本军民造成的死亡数大约在三十万左右,只占所在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一。

当运送四枚核弹头的f-4中程导弹在位于大汉半岛北部玉林山脉的熙川导弹发『射』基地升空时,日本列岛上空的天气情况良好,云层遮盖不到十分之一,因此在开阔地带工作的日本工人、军营里训练的日军士兵以及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均亲眼目睹了灾难到来前的动人一幕: 铁骨2232

四枚拖着长长焰尾的导弹,以极快的速度划破苍穹,在蓝天中留下白『色』的残痕,向着地面高速扑去。

第一枚导弹在名古屋铁路线交汇处上空三百米处爆炸,普通炸『药』爆炸的威力给枪式、内爆式结构炸弹的内部施加了足够压力,链式反应开始出现。

一瞬间,强烈的光芒使人双目失明,十亿度的高温把爆点周围的一切化为灰烬,接着一团酷似蘑菇的云雾开始上升。

伴随着一种奇异的震动,大地上出现一股令人窒息的热浪和狂风,形成一道巨大的冲击波,以炸点为圆心不断地向外围扩散。似乎要把阻挡在前面的一切障碍全部卷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