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玉玺换粮(4 / 4)

加入书签

一路压粮安然无事。

(1)鲍信在三国时代的名气不,但现代人认识他的却不是很多,因为他很早就死了,死在黄巾起义军的手中。所以严格意义上来,他是东汉的人,不是三国的。鲍信名气大,那是因为他跟曹操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最后为救曹操而死,曹操为他痛哭流泪。就凭这应该可以想到鲍信当时在曹操身边的份量有多重了。

当时人对鲍信的评价是“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是一个具有谋略的人,据吗,鲍信本人十分简俭,他出手大方,本是富裕的家财都被他拿来招待各路豪杰和培植自身势力,因而也就整了个“居无馀财”。

群雄讨伐董卓时,天下英雄豪杰都归附袁绍,推袁绍为盟主,都认为袁绍是真正的英雄,唯有鲍信对曹操”智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够铲除杂乱,恢复秩序的,不是袁绍,是你!才干和地位如果不相称,即使强大,最后也一定倒毙。难道是上天派他们下为你开路的”有人认为这是鲍信远见卓识的证明,他连最后曹操踩着才干地位不相称的袁绍成功都预料到了。

袁绍夺取韩馥冀州之后,鲍信将袁绍视为董卓第二,不定还会对曹操下手,就对曹操,照这种情形,黄河以北,不能久留,且到黄河之南,观察变化。挺有远见的。曹操也就听了。后来刘岱不听鲍信劝谏,死在黄巾手中。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总体来,鲍信智谋是有的,眼光是不错的,其他不敢妄言。他死后,曹操重金求gou他的尸首,没成,祭奠他的时候哭的挺伤心的。

袁术官邸,曹操使者荀攸觐见了袁术,一顿马屁猛拍。

袁术听的飘飘然,然后又问荀攸为何带兵前来,那曹阿瞒是要打我吗。

荀攸解释,是有一笔买卖要和袁术做。

袁术不解,荀攸告知,曹操在联军追击董卓时在洛阳宫殿内一井里发现了玉玺,感觉自己身份不够不应该拥有,而袁术呢四世三公,又是嫡子,袁绍比不上他,特来献给袁术,以求袁术以粮草接济。

袁术大喜,这曹阿瞒慧眼识英雄啊,我怎么早没看出这曹阿瞒心里是向着我的,当即允道百万旦粮食送与曹操。

()屯田制,通俗来就是把士兵与农民lian系起来,战时打仗,闲时屯田,开垦荒地,解决军粮,军饷问题,最早有毛玠提出。

荀攸也是高兴坏了,心里想着这买卖做的太值了。又叫袁术附耳过去,我家主公了,袁公有天人之姿,又有谶语,代汉者,当途高也,这是什么意思,途高,公路也,袁公表字公路,当得此玉玺,我家主公也深感信服。

袁术一听完这话,大笑不止,代汉者,当途高也,途高,途高,公路,公路,没错,这的就是我。

随即就要好好宴请荀攸,并告诉荀攸,曹操以后由他罩着,有什么需求尽管的提。

荀攸也笑了,大事定亦,当即否决宴请,告别袁术随着人押送粮草返回许昌。

张龙很是感慨,这人要是二百五,实在没法啊,一个破玉玺,象征性的东西有什么用,哪有粮食来的重要。袁术这货典型缺心眼,还有那谶语,别人是你就是你啊,这袁术在现代的话可以去演喜剧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