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中西器械的不同选择(求订阅、推荐、收藏)(1 / 4)

加入书签

面对中西方水车的优劣,朱由检很干脆的做出了选择。

上西式传动结构。

那就是,故障率实在是太高了。

在这个没有轴承的时代,速度越快,对轴的损伤就越大。

水车所用的木轴,在慢速状态下,短的能够使用1-2年,长的能用个3-5年。但要是在较快的速度下使用,估计很难撑下1年来。

就算水车主轴不变依然是慢速状态,但它带动后的次级轮轴依然还是存在这种缺点。

原本为省力设计的器械,要是三天两头的需要维修,那怎么能行。

见王徵有些不好意思,徐光启连忙开口打了个圆场。

“殿下,这新的传动装置,咱们还要做好测试才好。

我记得,这种新传动装置,无论是用齿轮、还是用皮带,似乎都很容易出现故障。

这水车本是省力的器械,要是坏的太过频繁,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徐光启可是真正研究过《远西奇器图说》的,他对书中的西方器械也并不陌生。

所以,中式水车最终选择了简单、低效,但故障少、长期耐用的结构。

而西式水车因需要弥补人工的不足,走上的是复杂、高效、故障高的路子。

只是随着将来材料的不断进步,西式水车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对于朱由检来说,材料强度不够导致的高故障,有什么可怕的?

拥有前世的记忆,深知未来方向的朱由检还会怕这个。

徐光启这话可就直接说到点子上了。

对徐光启的话,朱由检思索了片刻,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就是中式和西式水车的根本差异。

水车想变速,无论采用齿轮还是皮带,都能达到变速的标准。

只是限于这个时代的材料,无论哪种变速方式都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