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武侠小说的末路】(2 / 3)

加入书签

这本书本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江湖仇杀的武侠,可因为看多了《九州》的大纲,以及早先霍耀文提出的破碎虚空的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此时卧龙生笔下的男主角金剑门门主之子王宜中,已经不仅神功大成,还准备仿照前人打通体内的天地人三脉,行那破碎虚空之壮举。

待破碎虚空后,还有更加一片广阔的天地等着他。

正是因为卧龙生提早就领悟了新的设定,在往后的十几年里,这本又臭又长已经可以说非常水的《神州豪侠传》,依旧有大批的书迷追更,导致后来他实在写不下去断更后,还引起了一阵读者骚动。

“宝新……”金镛沉默过后,忽然抬头望向沈宝新。

可以说新派武侠能够超越旧派武侠,形成如今香港武侠文化昌盛之势,家国情怀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里面精妙而又充满了幻想的绝学武功。

按照原本的历史,50年代到60年代是香港传统武侠的巅峰,70年代逐渐落寞,可到了80年代又有古龙掀起了玄幻武侠的开端,可以说武侠因此焕发了第三春。

到了2000年,互联网兴起,网络诞生后,各种天马行空不受约束的玄幻、仙侠类的,彻底的将传统武侠给压制在脚下。

虽说出了个凤歌写的《英雄志》,但那也只是武侠最后的辉煌,往后几乎很少有耳熟能详的武侠诞生。

这是武侠发展到瓶颈后所带来的变化,是经过时间发酵慢慢发展出来的,可因为霍耀文的缘故,本该还能再兴盛二十年的武侠,随着《大唐天魔志》这种另类的高武,和集结了洪荒、仙侠、武侠、玄幻、修真为一体的《九州》诞生,倒是加快了扼杀武侠的衰败的脚步。

金镛和沈宝新都是聪明人,两人专注办报纸十几年,在这期间自是看过无数的,这些书哪怕写的再好,都脱离不了传统武侠的套路,顶多是有点革新。可无论是霍耀文写的《大唐》,还是《九州》,都足以颠覆整个武侠界。

人们只要看惯了飞天遁地排山倒海的修仙者,再回头去看那些只能在地面发功的大侠,就好像一个拿高射炮、一个拿长矛,根本就没法比。

当然,这不能说完全是坏处,还是有不少优处的,最起码有一点,霍耀文写的《大唐》和创办的《九州》杂志为香港诸多的武侠作家,甚至是言情作家都带了另类的感触和视角。

这就好像那井底之蛙,本来世界是一个圆,就那么大,可当青蛙从井底出来以后,才发现真实的世界竟然如此的辽阔,如此的庞大。

就好像卧龙生,他虽然一直在为《九州》写稿子,目前也存了几万字,但因为还未轮到他,所以一直在写《神州豪侠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