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不枉我当年的老威名】(2 / 3)

加入书签

至于金额多少,安娜没说,可能莉莉丝在信中没有讲吧。

跟招聘来的几个员工商量了一下,决定邀请一些名人加入进来,好提高基金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霍耀文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周希年,其次就是香港大学的校长乐品淳,这两个人在香港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且都不会在意基金会的法人和会长人选,邀请二人来担任一些虚职,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但光有二人还不够,在霍耀文头疼与基金会筹备的时候,美国和英国那边同时传来了好消息。

克利斯托费·利脱跟班坦图书公司的人,向雨果奖申报了霍耀文的《1999》这本书,已经顺利通过了雨果奖评选组的第一轮竞选,算是入围了雨果奖的评奖阶段。

英国那边,是霍耀文回学校的时候,安娜告诉他的,莉莉丝写了一份信过来,说泰晤士出版公司在五月份顺利的出版了霍耀文的《1999》,迄今已经在英国本土卖出去了30多万册,销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也荣登英国销售榜的前五十。

至于霍耀文为什么要赶在1970年前,这主要就是因为英国政府那边将会在明年修改《英皇制诰》中太平绅士委任条例。

英皇制诰和皇室训令都是香港的主要法律条例)

过去港督委任太平绅士,大多是委任那些“重大贡献之人士”,一方面算是嘉奖那些对香港有贡献的人,另外一方面也算是给予当地华人名绅豪商的名声,拉拢豪绅。

但在明年,英国那边将会修改《英皇制诰》中委任太平绅士的要求,不再跟过去一样,只是委任那些有重大贡献的人士,而是需要有一定社会地位,同时在香港华人之中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

霍耀文现在虽然有些许薄名,但那也只是小有名气,问十个人,恐怕只有一两个看小说,或者经常看报的人才能恍惚想起来。

同时《1999》这本书在英国的口碑非常的好,特别是黑暗森林法则,深受英国人的喜爱,只不过在对于开篇的旅行者一号上,有一点不爽。

要知道这时候的英国虽然不如二战前,但老牌帝国的威严尚有一丝,同时英国人从骨子里的看不起美国人,但身体却很诚实,几乎很多东西都会模仿美国,例如最近几年的嬉皮士,英国这边也渐渐的流行起来。

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思想矛盾。

不过这些都不是霍耀文关注的重点,他所在意的是稿费何时打来!

安娜说第一笔稿费将会在下个月一号,打到霍耀文在渣打银行的账户上。

所以办好教育基金会,赶在1970年前,争取弄一个太平绅士的头衔,就是霍耀文的当务之急。

只要挂上了太平绅士的头衔,对于霍耀文积累人脉,增长实力,将会巨大的帮助和便利。

香港成立基金会不同于内地,香港法例中,基金会视作“社团”,所以申办的资格也比较简单的多,只需要基金会的名称,宗旨,干事资料,以及地址就行了。

有了周希年送来的一百万支票,以及香港大学出版社赚到的钱,霍耀文可以说是财大气粗,直接让人在《大公报》《明报》《东方日报》等多家报纸打广告聘人。

没过一个星期,基金会的大致雏形就已经出来了,只是对于干事人员以及基金会的职位人选出现了一丝停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