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座谈会】(2 / 2)

加入书签

反观“救女友还是救母亲”这个思想道德和人性的探索,却是能够引起普罗大众的激烈探讨。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相差甚远的西方文化,哪怕表达的方式不同,亲情和爱情永远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

所以“救女友还是救母亲”这个话题,受到了很多人的探讨,就连美国研究心理学的专家弗洛米斯在杂志上也是以这个话题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更是提出了“伴侣永远比父母更加重要,因为伴侣是支撑你未来人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人。”

但这个言论受到了美国很多普通人的反对,在当下美国嬉皮士盛行的时代,人们对于伴侣对于性都比前十年更加的开放,更加的随意,三天换个女友对于这帮嬉皮士来说,是很平常和随意的事情,而母亲,是永远无法更改,永远无法更换的。

对于别的国家此时探讨这些话题的事情,霍耀文根本不知道,他此刻还在纠结着要不要答应举办方,以“缸中之脑”这个热门话题来开一场小型座谈会。

缸中之脑这篇论文的署名者,埃文霍,也同样在这届世界哲学大会上迅速的在人们的口中传播。

“缸中之脑”这个思想疑问被霍耀文提前十几年讲出来,经哲学大会举办方的宣传和推广,迅速的与“电车难题”,“推倒胖子的电车实验”一起,成为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最关注以及讨论最多的话题。

而受邀前来采访哲学大会的各国记者们,在注意到人们都在谈论这两个思想话题后,迅速的将信息以电报的形式发回了各自的国家。

英国哲学家杂志,以“你永远无法作出的抉择”为话题,把电车难题和推倒胖子的电车实验一起在杂志上刊登了出去。

迅速的引起了英国哲学爱好者的关注和议论。

收到这个邀请的时候,张承颐和卢克教授是希望霍耀文去的,但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缸中之脑虽说是他提出来的,也看过很多后世对这个话题讨论,可是他从未参加过什么座谈会。

这就好像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耍的一般也就罢了,但大刀耍成了长剑,那就丢人现眼了!

而作为这个话题的提出者,菲利帕·福特更是受到了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诸多知名大学哲学系的邀请,希望他能来学校做一次演讲会。

对比英国人热衷讨论的伦理话题,美国科学哲学杂志以“未来科技操控人类大脑”为标题,一经发布,迅速的让全美科幻爱好者、哲学爱好者,以此来探讨未来科技和人类到底是否能够真实的分清真实和虚幻。

不过当这两个话题在维也纳世界哲学大会上掀起波涛,引起人们广泛交流和争辩的同时,

当初霍耀文在餐厅里提出的“救女友还是救母亲”这个在中国十分头疼的抉择,经过当时在场的一些顾客和服务生的口口相传下,竟然比“缸中之脑”和“电车难题”更加的吸引人们的讨论和交流。

无论是缸中之脑,还是电车难题,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比较遥远,或者说都是无关紧要的话题讨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