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上)(1 / 4)

加入书签

唯一比较愁人的就是,三叔不喜欢月娘和宝哥儿。且他还表露得十分明确。

李嬷嬷抱了宝哥儿上前见他时,林夫人说,“这是老四,年前刚满周岁,乳名唤作青雀。”——因宝哥儿养在林夫人跟前,待满周岁,赵世番就给他改了乳名。

三叔就欢喜得要去抱宝哥儿,道,“大嫂新得了麟儿,怎么也不在信里和我说一声?”

赵世番面露尴尬,不发一词。林夫人就敷衍道,“想是你哥哥忘了。”

三叔手上就顿了顿,也不去抱孩子了。只半笑半嘲的望着赵世番,道,“婢产子生的?”

雁卿却不认得谢景言——她记事时,谢景言一家就已离开长安了。

比起听都没怎么听过的谢景言,雁卿更开心的还是她三叔回来了。

雁卿三叔赵文渊其实和晋国公差不多前后脚离京,但赵文渊有个好处——他每到一地都必然记录山川景物写成家书,搜集土特产着人送回来。因他尤其疼爱雁卿些,回回信里都要提到她,给她捎的礼物也格外丰富有趣。

是以雁卿不但一直记着他,心里还十分亲近他——在她的意识中,她三叔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就像是另一双眼睛。他常年行走在外,将雁卿看不到的风景说给她听。他就代表着高山远水,长风流云,快意人生。

得说雁卿行万里路的志向,其实就是让她三叔给勾起来的。

林夫人立刻截住话头,道,“如今他养在我跟前。”

三叔真不愧是带兵的,那枪口说转就转,立刻对着林夫人一笑,道,“大嫂真是贤惠大度啊。”

是以和她三叔见面,雁卿就有种见偶像、会笔友般激动又期待的心情。

待见了面,她三叔果然英俊高大,虽常年在外奔波,肤色不是那么白净,可也无碍形象,反而更有一种健朗之气。

且性情又可亲,见面就从怀里掏了个泥猴出来给雁卿。十分粗糙憨态的工艺,一瞧就是民间哄孩子的玩意儿,却也颇有野趣——那泥猴攀在一枚小木棍上,手持一根小鼓槌。轻轻的一转木棍,鼓锤便啪啪敲在皮肚腩上。

待与家人相见完了,又送来几箱子各地的土仪。同样都是粗憨的俗物,却样样有趣。叔侄两个凑堆扒拉着,将奇丑无比的傩面遮在脸上,又转泥猴又玩皮影,乐得前俯后仰。

结果就让太夫人给笑话了,“两只猴儿!偏就你们俩投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