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找个理由(1 / 5)

加入书签

只是这件事情还得秘密进行才可以,若是大张旗鼓的去查郑和这个人的情况,然后再去向朱棣要人,必然会引起别人的好奇。

估计朱棣肯定不会想到这些,但他身边那个光头和尚一定会猜想自己要人的目的。

如果没有个合适的理由,道衍虽然不可能想到以后的事情,但绝对会从中阻拦的。

他在床榻之上翻了个身,感觉这个理由还真是不太好找!

自己是个王爷,而郑和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太监,两个人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瓜葛。

孟大财几兄弟然做生意极为精明,但怎么也不可能想到朱允熥那青楼学院,以及遍布各地的天上人间背后的真实用意。

此刻的朱允熥正躺在他的吴王府里,脑子里一直想着郑和这两个名字。

在他的记忆里,历史上关于郑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他少年吋就在明军中服役,又在明军中长大,所以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说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太监,后来去北平跟了燕王朱棣。

他床榻前厚厚的地毯上,琉璃正在专心致志的绣花,初为人妇的她如雨后的海棠般娇艳,身子似乎比以前更加丰腴了些,但却散发出一股别样的魅力。

“小琉璃,到这里来。”

朱允熥拍了拍自己身旁,冲着琉璃招了招手。

琉璃的脸顿时就红了,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立刻嘟着嘴,摇着头说道:

然后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跟着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站,经历了数次重大的战役,饱受战火的考验,从而获得了战争最真实的体验以及提高了自己的指挥能力,为以后郑和下西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郑和进入了朱棣的视线,后者对其大加赞赏。

上辈子的那些历史学家们要弄清楚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只能从史料里去查找,至于哪一种说法才是最真实的,自然十分困难。

可对于此刻的朱允熥来说,却是易如反掌。

他只要去简单查一查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