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编个话本子玩玩(2 / 2)

加入书签

这日,何书童终于墨迹到了县衙,看见县衙外面聚集的老百姓还兴致勃勃的讲述这件事。派人冲进县衙就给梅山海关了起来,上报朝廷说梅山海贪图安逸、无所用心。把官给罢免了。可怜的梅山海,还没贪够银两就下岗了。

何书童将孙德和他的家眷都给关了起来。孙德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候还觉得自己哥哥能救自己,还对何书童大骂。何书童好歹也是大理寺卿,多少也是有面子的人。这么不识时务的人就先打到他认识爷再说。何书童发狠了,也不审案子,天天把孙德带上大堂,就是一顿打,然后就退堂。老百姓都看迷糊了,都想弄清楚怎么回事,于是风雨无阻的来看打孙德。连续打了五日,这孙德可受不了。勉强支撑身体,求何书童别打了,自己都招供。于是将六年前发生的事情讲了起来。

六年前孙德来到灵芸镇,在“客乐居”门前遇见了儿时好友杜长生,杜长生家道中落后,就搬离京城,来到这给人看管起庄子来了。二人见面很高兴,一同喝了两杯。孙德就被邀请到杜长生庄子看看,这一看孙德觉得这庄子太好了。两人一聊天,孙德知道庄子主人已经六年没来过了。这孙德就起了歹心。第二天就带人把杜长生家人都撵出去了。还称自己不知道杜长生他们家人哪去了。

魏中成低头道:“告,我告了也没有用啊!”

郑宁宁道:“那是你没遇到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听我的。”

第二日,胡秀才就写好状子。

郑宁宁并没有先去衙门,而是找来十几个说书人。把自己连夜写的稿子给十几人发下去,内容丰富多彩,环节紧扣。有好多个版本,第一版本,孙丞相包庇自己弟弟,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第二个版本,孙太妃对孙德袒护,纵容其霸占田地,给自己敛财。第三版本孙德勾引强盗杀人越货。等等。那十几个说书人哪见过这么精彩的段子,真是段子界的高手,写的太好了。郑宁宁一脸承让承让,还承诺如果讲的好,自己的段子没有十万也有八千个。还是可以分享给他们的。十几个说书人不知道啥是分享,反正知道不是坏事,满心满意的答应。立即向全国分散讲来。

上午出的画本子,两日就已经到达京城。这速度咋那么快。郑宁宁觉得自己也可以养几只鸽子玩玩。据说现在养老鹰也不错,传信是真的快。又觉得要不自己做个飞机大炮啥的是不是更风光。火箭也应该搞一搞嘛。郑宁宁觉得不能想了,再想就得出地球了。

这几日,皇上还为弟弟和皇后弟弟的事情发愁,抓起来不行,抓起来万一有罪是放不放,处置不处置,发现有人命案子,是杀还是不杀。

这时的京城及各大洲已经把这事传的沸沸扬扬的了,人尽皆知。传的越来越偏离轨道,开始说书人说的正常,后来听的听众觉得不正常,又添油加醋的润色一番。没多久真就传到皇上耳朵里。皇帝觉得自己没有面子了,于是怒批孙丞相。

派大理寺卿何书童去调查。何书童难啊!慢悠悠的从京城向灵芸镇出发了。这灵芸镇道京城马车才五日的路程,让何书童走了十五日,实在是太难了。这么棘手的一个案子,在手中是真烫手。何书童想的是拖一天是一天,万一哪方妥协了,就用不上自己得罪人了。可是这热度一点没减,老百姓像盯上这事情不放一样,几天一个版本就出来了,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好像看见过一样。什么官官相护,又说丞相要杀人灭口了,还说官府不敢对丞相弟弟怎么样,有的甚至说丞相一手遮天,何书童的脸实在挂不住了。就好像有人监视他的举动一样,连何书童怎么想的都能编进话本子里。

搞舆论,当今社会没几个能干过郑宁宁。郑宁宁每日一个画本子传出去,写的一个废寝忘食,如痴如醉,觉得自己拿笔杆子也能得天下。那感觉棒棒滴。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郑宁宁就让齐金带着魏中成去县衙告状,还把孙德给带去衙门。那县令叫梅山海,知道那个孙德是孙丞相弟弟,自己一个小小县令也不敢过堂啊。于是师爷出了个主意,称病,不能上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