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成本过高的问题,数字掩膜版技术(2 / 3)

加入书签

无巧不成书——数字信号到微纳米加工设备是正对上王华新的研究领域了!

而且,数字化的东西与AI结合是不是又能来一波能量大爆发?

所以,王华新一边说一边直勾勾的看着纪弘。

“王老师,您继续说。”纪弘看王华新说着说着停下了,也是有些疑惑。他现在正处在一个求知如渴的阶段。

这半个月,他一直在跟着两位院士和鼎佳微电子进行产线改造的工作,对光刻机和芯片制造这个领域也是有了全新的了解。

“原本我的设想,是想要做成O2O的模式的,”纪弘摇头道:

“那边设计一完成,这边掩模制作、晶圆准备、光刻、封装等等一系列流程统统自动进行,随后成品的芯片就发给客户了。”

“现在的问题是?”刘向东疑惑道:“这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成本过高。”王华新显然对这个领域更熟悉一些:“正常的情况下,掩膜版制作完成之后,后续批量生产芯片时经过清洗等一系列过程是可以复用的。

“如果按照纪总的这种思路,一方面是掩膜版的利用太低了,而掩膜版的制作费用很高。尤其是先进制程,制版费用甚至能占到芯片成本的12%~15%,如果需求低,也是不划算的。

跟先前获得的灵感一结合,成长的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

而此刻,又听到王华新说数字掩膜版技术,这个他之前不太了解,甚至都没听过的名词,也是十分有兴趣。

而且,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这优点就完全是为了他的设想而量身定制的啊!更何况,数字的东西往往能和AI结合的更紧密,这技术经过类思维AI的加持,能够迸发出多大的能量那还真的不好预料。

“另一方面,你也看到了,掩膜版的制作其实很复杂很耗时,时间上也是问题。”

刘向东虽然对此没有研究,但大批量的生产能够节省成本,这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哪怕玩具都是这样,不管生产多少,开模的成本都是不会变的,是要均摊到每一个产品上,产量小,平均成本当然就高了。

“那就没有什么减少成本和节省时间的方法?”刘向东疑惑道。

“数字掩膜版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微纳米加工设备上,从而制造出高精度的掩膜版数,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或者直写无掩膜光刻技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