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面向大海(大结局)(1 / 6)

加入书签

回到那片让他留下太多遗憾和伤感的地方,在充满青青气味的江水中,了此残生。

救赎灵魂,忏悔过去,并请求远在天国的心上人的原谅。

哨子永远走在最前面,在叹息墙面前,按照第一次长征之后得到的经验,他们知道了原来二脚建叹息墙之后,不仅会留出过墙船闸,还会留出专门的过鱼通道,就是在墙上安好的自动控制的升降鱼机。小玉在上溯的时候,荆江叹息墙骨架虽然已经大体完工,但那时候升鱼设备还没有开始建设,所以她聪明地跟着二脚的船从临时船闸通过了高墙。可是当叹息墙完全建成后,临时船闸会被封死,这时候江中的动物们要过墙,就必须得靠二脚善心爆发留出的升降鱼机。在宽阔的江面上,一架小小的升鱼机对于那些洄游的鱼类来说极为难找寻,但这根本难不倒豚族,更别说是聪明的哨子。独一无二的哨子,豚族历史上最优秀的向导、侦察员、联络员和博思,他顺利找到升降鱼机,朝后面的阿昕和小玉挥手,自豪地笑着让他们跟上。

升鱼机下降了,他没有想到,悲剧在下降的同时发生了。叹息墙的泄水闸门在降鱼机开启的同时打开,泄出闸门的洪水像是出笼的一群猛兽。面对面如泰山压顶般向哨子当头扑来,哨子在瞬间被裹入巨大的洪流,甩出去几十米远,身体被冲击力撞在大墙的混凝土堤上,撞得四分五裂,他连呼叫一下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湮没在了滚滚洪流中。尸体一直被冲到下游两公里处才搁浅在了岸边,像团破败的棉絮。

阿昕和小玉当时正应着哨子的招呼朝降鱼机走过来,他们眼睁睁望着这突然发生的一切,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

六个月之后,他们安全返回了扬子江。在离翠螺山还有四十里的地方有个渡口名叫“和尚返。”阿昕和小玉在这个渡口附近休息,就快回到那片熟悉而陌生的故土了,二人都压抑着心中莫名的情绪,近乡情切。闲聊之际,阿昕便跟小玉说起这个“和尚返”的故事。

从这里往下游四十里便是翠螺山下的东林寺了。东林寺靠着江边柳溪野渡处有一座古朴的钟楼,钟楼上悬挂着一顶宋朝铸造的大铁钟。传说此钟铸成后的四月七日晚上,住持长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甲神脚腾云来到眼前说:“我是晨钟神,奉佛祖之命特来告你,择一日派一位有道的年轻弟子守护钟旁,告诉他,你要远行。一天后,等你走出百里路程,好让他撞钟,你即会听到钟声。那时你只要念一声阿弥陀佛,钟声即定百里。”长老醒来,知是菩萨点化。于是,择吉日四月初八浴佛节清早,长老按钟神吩咐,选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小沙弥守钟。自己这才身披袈裟,手持锡仗向西南方走去。长老走后,这位小沙弥盘腿打坐蒲团上,双手合十,静心参禅,只等一日之后撞钟。没想到小沙弥道心不坚,坐了大半天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老想着撞钟,老想着师父走了多远的路,多久才能走出百里路呢?坐着便觉得腿也麻了,腰也困了,头脑也乱了,便站起来懵懵懂懂将钟撞响了。小沙弥当场被这惊天动地的钟声震昏了。再说长老刚走出四十余里路,猛听到宏大响亮的钟声传来,心说不好,口中不禁念出“阿弥陀佛,善哉”。之后,停住脚步,原路返回。于是这个返回的渡口便被叫做和尚返。

如今,东林寺又响起了气韵绵长的钟声,这钟声一声声传递开去,召唤着离家的豚族们平安返回。

“以后这里就不叫和尚返了,叫尼姑返。”阿昕说道。

“为什么呀?”小玉问道。看阿昕在笑,她才醒悟过来,叱道,“好呀,你骂我是尼姑!”

二脚再次失信于豚,作了背信弃义的小人。

当初在建高墙时,二脚迫于有识二脚的压力,在坝上留出一部升降机让豚及鲟等洄游族通过,但是绝大部分洄游鱼类根本不可能顺着几公里宽的大坝找到瀚海针尖般的升降机。就是找到也不知道这是为它们准备的通道。因为通道每天只在固定的几个时段才自动开启。于是很少有鱼类真正能够通过这个通道实现突破叹息的旅程。久而久之,升降机似乎成了摆设,连二脚自己也不认为有哪个二脚之外的物种能够找到这个通道。与其说这个通道是为了鱼类洄游,不如说更多地是为了回避舆论压力,回避道义谴责。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种动物,豚。如果说长江之中还有一种动物能够找到这个通道,那就是长江豚。

长江水生动物之王,长江淡水豚。

他们在上溯的时候,碰巧赶上了升降鱼机的自动升降,顺利地通过。没想到,时移世易,对豚族来说至为宝贵的经验在二脚面前那样地不名一文。

二人打闹之际,第二轮长征的惊心动魄淡去了,那熟悉的扬子江水的味道弥漫在整个空气中,安抚着他们紧绷的神经。

当他们回首之际,第二轮的长征少了第一次的惊心动魄,多了成长之后的沧海桑田。

他们经历过长征的历练,知道长征途的危险,但还是没有料到,第二轮长征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在过回程的第一道关口金沙叹息墙时,哨子牺牲了。

哨子孤身一人,义无反顾担当前哨重任,陪同他们下撤。十方依然决定不回长江,他的违背诺言是为了通知豚族叹息墙的消息,并陪他们上行利用自己熟悉环境的优势帮助同伴们脱困。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决定重返清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