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惩严世嵩(3)(1 / 3)

加入书签

严世嵩就属于最后的第四类人,对于他的刑罚,南宫长云愿意他被执行什么刑罚都可以,绝不可以留后患给后来者。

至于众臣工会不会接受他的提议,也是目前他认真考虑的事情,他会反复思考,认真的斟酌这件事情的可执行策略,尽可能的去杜绝超出可控范围的意外发生,因为他是人不是神,即使是神也有好有坏。

他所应该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现阶段只有如此了。

朝堂上吵吵嚷嚷乱哄哄一片,也没有统一的正行,有人议论严世嵩说他罪大恶极,理应处死,执行凌迟正当其时;有人在探讨皇帝的去留,留着他或许会好点,但是如果还要再出现严世嵩类的人怎么办?

是不是不妥啊?

对于南宫长云的讲话,有一部分官员是抱着兴奋的态度的,他们有对新生事物的全新认识,善于接受新事物,使他们自然而然的认同他的主张。

但另一部分官员对他的提议,可没有美好的愿望和幻想,不是他们没有美好的愿望,而是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事情会向着尽如人意的地方发展,所以他们是属于怀疑派的。

不是这部分人都是死脑子,而脑袋瓜僵硬,而是他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他们知道生活的残酷,这是多少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在他们不愿意,现实就是这样。

而最看不好南宫长云的人们,对其提议是嗤之以鼻,这中间有老顽固,凡是任何事情他们总会以“标新立异”,总有奇妙的看法。

就像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冷嘲热讽,但是这些人,部分能随着形势的演变而演变,还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还有人在嘁嘁喳喳的纠缠以后谁会当皇帝,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有人说他看明智礼很好,明智礼是明智诚同辈分、离得较近的兄弟,人却有傲慢之色。

总之一句话,说什么的都有。

忽然,就有人提到明含章,说这个人为人仁义,具有仁心,做事公道,是为皇者的必备人选。

然后就又有人提出异议,说,光有仁心那也仅是成为帝王的必备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必须具有杀心,该凌厉的时候他手里却端着一块豆腐,那也不是个事。

吵杂之间,就听南宫长云高声说:

这部分人之中,许多是根据自己的社会经历,来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的,他们在社会中深受其害,可以说吃了很多亏,因而受的影响最深,所以现在对于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到手的钱财。

还有最后一部分人,是死硬的顽固分子,他们凡是遇见空隙,遇见漏洞,极力钻营,哪怕空隙小了钻不进去,他都会把脑袋削尖了,也要钻进去。

这部分人虽然说是极少数,但他们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带着示范效应,他们的影响极其败坏,所以,这部分人是以后的国家必须根除的。

不是斩杀他们,而是不让他们在当任要职,该下台下台,该休息的就坚决休息,在南宫长云看来没有一点缓和余地。

当然,南宫长云也是极其痛恨这些人,他自身的经历就说明了一切,因为他的家庭就是受此类人的严重侵吞,而导致的恶劣后果,在他四岁时候,被任无咎谋害父母并侵夺家产,他如果碰见这些人会亲自出手予以剪除,决不留二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