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垂帘之争(1 / 3)

加入书签

独孤明敬见状,心中暗喜,适时地提出了伽罗给自己准备好的谋划:“依我之意,今后章疏奏折依旧先行呈览,谕旨则由赞襄政务的八柱国拟进,经两宫皇太后和宇文赟阅后,加盖两印以为凭信。所有一切应用朱笔处,均以此代之。”

至于官员的任免,独孤明敬完全依从了八柱国的建议,各省督抚等要缺由八柱国提名,请独孤明敬裁决;其他人员任命则用掣签方法选定。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以独孤明敬的胜利而收场,可经过与八柱国的初次交锋,独孤明敬深深地意识到宇文护等人的目的就是要驾驭皇权。在骊山行宫,在八柱国势力的包围和控制之中,她们随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非难。

摆在她们孤儿寡母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忍辱负重,一任宇文护等人摆布,坐视皇权被臣下僭越;要么,必须在宇文护等人凭借遗诏所赋予的权力肆意妄为的时候,针锋相对。

忍辱负重不是独孤明敬的性格,有胆有识、敢做敢为才是真正的独孤明敬。她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她通向权力道路上这一最大羁绊。

自从独孤明敬成为王妃以来,谨慎本分,她虽然没有像徐妃一样朝思暮想、全力以赴的就是等儿子成为皇帝后,自己成为皇太后。

但是当和宇文毓相守的梦已破碎、如果不大有作为就注定任人宰割的时候,宇文护等人要把主动权夺走,这岂是她独孤明敬能够接受的!

只是独孤明敬虽然有心反击却无能力,而独孤伽罗在帮助杨坚处理衙门里的公务的时侯,悉心学习,用心领会。

独孤伽罗不仅对历朝留下的规制深入探讨,而且特别留意君臣应对中的轻重分际。

在宇文护等人提出条陈以后,独孤明敬便不徐不急地从宇文毓的安排说起。首先,她表示皇帝的遗诏是派八柱国“赞襄一切政务”,赞襄就是从旁参赞襄助皇帝处理政务。

然而,环顾周围,独孤明敬不由得心生悲凉,可以说此时的她孤立无依。宇文赟只有五岁,这还是一个需要她日日照顾的孩童,不足以为依。

天元皇太后徐氏皇太后虽然是宇文赟的生母,凡事理应以她为主,可是天元皇太后徐氏忠厚仁慈,不事张扬,“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不识汉字。

而不是直接代宇文赟处理政务。其次,如今宇文赟虽然年幼,不能担纲政务,但宇文毓生前已做出安排,用“御赏”和“同道堂”二印代宇文赟行使权力,并非将皇权全部委托给八柱国。

今天八柱国的意见,不仅违反祖制,而且置先帝遗命不顾,更置他所赐予独孤明敬御印于不顾。如此,你们不是在藐视皇权吗?

独孤明敬的一番阐释,不仅条理明晰,而且简明扼要,处处站在一个“理”上,让人不能不服,不敢不服。

谁也没有想到年轻的独孤明敬竟有如此的表现,连平素跋扈骄横的宇文护也一时无以应对,而其他七人更是愣在当场,面面相觑。

但是只有独孤明敬自己心里清楚,这次皇上巡幸骊山行宫,如果不是自己坚持把伽罗带上,有伽罗给自己出谋划策,打死自己也说不出这番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