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战事临近 兴兵伐吴(2 / 3)

加入书签

“奉孝,你之计策,胜在一奇字,但是,却是过于险了。你我都知,吴国擅长水战,我军虽然水战亦是不弱,但是,多为北方汉子,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孰为不智也!万一有什么差池,非但过不得长江,还会使战机失去。此计不妥也!”徐庶摇头说道。

“那两计合一呢?”突然,庞统轻声说道。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静静的朝堂之上,倒是显得格外的清晰。众文武闻言,身子都是一震。不错,这两条计策,按说,都是相当不错之计,但是,各有利弊。不过,如果,真能将两条计策一同实施,那……

黄逍思索了半晌,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朗声说道:“好了,诸位,朕已有了定计。诸将听令!”

“末将在!”安稳了数年,众将待得手都痒了,早就恨不得能有一仗能让他们舒展一下筋骨。天下四之三已归黄逍,唯一的一个抵抗,也就是这吴国了,能打的仗,少了,已经为数不多了。可以说是最后的一仗,无人愿意就此错过。

“好!被吴国骚扰了好几年,也是时候与他们算一算总帐了。几位军师,对于出兵吴国,可有什么意见?”黄逍问向郭嘉几人。

“陛下,依臣之见,如若出兵,当是越快越好!”郭嘉出列言道。

“臣附议!”贾诩、庞统、戏志才等纷纷应道。

“想必,是因为这秋收之事吧?”黄逍点点头,微一思索,便是明白了几人为何会有如此之言,当下笑问道。

“不错!”郭嘉自放弃了五石散这种东西后,身子经过多年的调理,越发的健康了起来,虽然还是称不得健壮,但是,也可以算是红光满面,远不是以前那张不健康的白色所能比的了!对此,无论是他,还是同样获得健康的戏志才,都对黄逍感激肺腑。郭嘉说道:“陛下,如今,时值七月下旬,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粮食丰收之时,如果,今年的粮食能够归仓,那么,有了粮草为后盾的情况下,无疑将会为征讨吴国增加不少的难度。而现在出兵,抢在秋收之前,正是处于青黄不接之刻,再加之吴国连年用兵,粮草所耗颇费,更有我国暗中打压,据说,吴国多地已爆发灾荒,其粮草,肯定不多矣!如果,能抢在其秋收前面出兵,就其粮草囤积状况而言,将有诸多的好处,甚至,攻城掠地,也要容易的许多。”

“不错,陛下,若是待到秋收之后,吴国上下有了粮食,难免不会心生死抗,到时,将会对我军的攻伐造成诸多不利。”庞统于一旁附和着说道。

“奉孝,士元,你们的意思,朕完全明白。算起来,也任由吴国猖狂了几年,如今,也是讨还这一公道之时了!既然孙策小儿不识时务,那朕还客气什么?既已决定出兵,当筹如何攻取,不知诸位有何高见?”黄逍点点头,这几人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自然被顺利的通过。

“陛下,臣以为,当由陆路进兵为宜!”戏志才出声说道:“相较起来,我国的骑兵,称得上是甲于天下,完全可以北自豫州以及宛城出兵,南自川东出兵,以迅雷不即掩耳之势,席卷荆州全境,如此,可短时间内尽得荆州全境。之后,再行囤兵于夏口,交吴兵而战于赤壁,败吴军于长江,则天下可定矣!”

又是赤壁!难道,攻打吴国,必须要经赤壁一战不可?

“志才所言差矣!”郭嘉于旁反驳道:“有道是兵贵神速,于出其不意间重创敌人。虽然汝之计策可得荆州一地,但是,荆州却不是吴国根本所在,能尽灭荆州军尚好,若是将其残余逼入江东,必然会使赤壁之战难度大增,如此一来,势必会使我军与吴军陷入不必要的胶着之态。汝之意,虽占了出其不意之理,但是,却不能尽全功。自古以来,擒贼先擒王,嘉的意思是不防自徐州渡江为战,杀吴国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大军挥师直入,挺进建业,一旦建业被攻下,孙策授首,余者又何足惧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