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推进(2 / 2)

加入书签

“但是依托青州城防守也不是个好办法,这个小城没有坚固的城墙,地势开阔,易攻难守,而且城区内建筑低矮,高密的战斗表明进入巷战后失败的更快。我认为可以向西南方向的沂蒙山区转移,进入临朐后就进入复杂的山地地区,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华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和坦克装甲车、火炮组成的火力优势,最后穿过沂蒙山区回到济南。”

“青州正好处于潍县和淄博的中间位置,如果潍县的部队可以挡住华军五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成功撤回淄博。或者抵达淄博的第二军前出一段距离接应我们,总之要比进入山区好吧,那里的地形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

“高密的战斗表明潍县的防守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而且华军完全可以绕过潍县,直接攻击青州方向。而且从济南出发的第二军来不及赶到淄博,我们就会被追上。”

最终乃木希典决定大军折向南方,从临朐进入山区,摆脱华军的追捕。惊弓之鸟一般的日军想不到,华军惊人的行军速度是与后勤紧密相连的,抵达潍县后华军的后勤补给能力就达到极限,尤其是支撑车辆前进的燃料,还需要一天时间才能运抵潍县。也就是说日军第一军有足够的时间撤回济南,不过不知道的乃木希典只能进入沂蒙山区,在夏季的这个时候山区正值林木茂密、不时会有山洪暴发,也不知道他们会在山区受多少罪才能走出来。(未完待续。)

刘福贵也有些畏首畏尾,巷战战术倒是训练过,部队也装备着不少巷战利器,不过日军士兵躲在民房中射击,华军士兵在攻击时发现了不少民房内被误伤的平民,这就导致很多有效的战术和武器无法使用。

“连长,对面民房里大约有十几名鬼子,一挺机枪,要想攻下很简单,咱们的子弹都能穿透单薄的墙壁,可是害怕误伤里面的平民啊!”高城到七班前督战,刘福贵趁机向连长抱怨,指着拐角处的民房和不知道怎么打的战友,一脸不忿的样子。

“别bb了,刚接到命令,不顾伤亡、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高密城,这是大总统的圣旨,上面有人顶梁,咱们就放开手干!”高城也是恨的不行,这该死的小鬼子!

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就不要顾忌太多了,精锐的士兵们立刻将手里的家伙向目标招呼,火箭筒、手榴弹、重机枪、散弹枪等近战利器再次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当日傍晚7点三十分,高密城内的战斗基本结束,零星的枪声也在一个小时后彻底消失。

据统计,高密之战华军死伤四百零一人,歼灭日军两万两千一百人,没有俘虏。缴获步枪一万九千支、机枪一百五十五挺、火炮一百零九门,不过这些武器大部分受损严重,华军也没有用缴获的武器作战的习惯,因此大部分运回工厂回炉。

上述数据是对外公开的,另有一份列为绝密的文件,不过知道这个文件内容的只限制在军方内部,而且不超过十五人。这些人都被要求签订最严格的保密协议,之后总参成立一个专门的统计小组,负责统计平民伤亡的工作,不过这个小组的三十五名成员活到五十岁的不到一半,其余全部自杀于难以承受的自责之下。

拿下高密后第二军休整一晚,强大的攻击力让青州的日军第一军瞠目结舌,一个师团加一个独立旅团两万多人的兵力不到一天时间就被全部消灭,这样的战斗力简直难以相信。客观存在的事实让日本第一军加快了撤退步伐,驻扎在青州城外各地的日军接到紧急命令,加速向青州靠拢,并于7月19日向济南方向撤退。

奥保巩大将命令第二军向淄博方向移动,构筑防御工事,接应撤退的第一军,并挡住华军兵锋。不过日军低估了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18日凌晨五点左右,华军第二军就从高密出发,六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只用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上午九点,华军前锋就出现在潍县县城东侧。潍县城区附近防守的兵力只有两个步兵大队,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震惊于华军的进军速度同时,日军第一军立刻研究逃跑路线,如果离开城区向西撤退,在野战中,按照两军的最大行军速度,还没有进入淄博就会被华军机械化部队追上,失去防守地利优势,第一军的撤退很可能演变成溃败。

“华军拥有海量的汽车、装甲车等工具,单单前锋一个营的部队就拥有超过三百辆,坦克、卡车拖曳的火炮应有尽有,这种军队超过我们太多。”第一军军长乃木希典中将接到侦察兵的情报后无奈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