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阴邪难根除(2 / 3)

加入书签

大椿道人说着,对着楚泰躬身道歉:“道友所做又何尝不是顺其自然,反倒是我心怀偏见,口出妄言,道友不但不计较,反而出声指点,方才是真修士。”

“道友这话谬赞了。”

楚泰笑着反驳,随后问了一下山中水池的问题。

听闻此事,大椿道人又是一声长叹,在楚泰有些疑惑的表情中,他将事情的变化和盘托出。

“我原以为那水池只是外来修士修建的积阴池,用来承载阴气、死气和尸气,因此找了一百零八位青壮年,站立在水池四周,以天罡地煞之势,引来罡气,泄去阴邪。”

“道友慧眼如炬,他的前世正是我的恩师九和道人。我同他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是我度化他,他度化我,只是百年前……”

大椿道人看向虚空,有些感慨。

“两天碰撞的时候,恩师正好闭关运功,真炁逆转之下,不得不提前转世,而我当时还未完全觉醒前尘,修为进步缓慢,等回忆起来,恩师的转世之身已经郁郁而终,而这多轮转的一世,并未打磨元气,导致今生根器反而有所倒退。”

“所以,你才想着引导他这一世早早入道,借着少年锋芒,年轻气盛的性格,破去前世留下的些许暮气?”

面对楚泰简单的总结,大椿道人没有反驳,只是诉说自己的担忧。

“九难之末,年光有限、岁月蹉跎在经文之中的完整内容是:及夫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时。少则名利不忘于心,老则儿孙常在于意……岁月蹉跎,九难也。”

“年少虽然容易心性浮躁,不得安稳,若得十数年人间磨砺,将其打磨纯熟,修行起来自然更加轻松。只是……”

看着大椿道人担忧的神色,楚泰接着他的话语说下去。

“只是十多年的打磨和经历,又怎么可能只有好处?且不说人间礼教最是磨人,就说那十多年的心性打磨,看似变得纯熟,但细细想来也失了少年锐气,没了那勇猛精进的冲劲,日后成就未必就高。”

“正是此理,这其中微妙把握,实在是让人难以言表,我原想着顺其自然便好。这才觉得道友先前做事不地道,可同样细细想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