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归心似箭(1 / 2)

加入书签

行走在大路上,回想起来时种种艰辛,大奎不胜唏嘘。直到天『色』将黑,四野无人。大奎想试试自己如今重负已去,到底能跑多快,不由得发足疾奔。

这一跑只觉耳边生风,两旁景物如飞倒退。只见大路上一道人影如离弦之箭,转瞬不见踪影。大奎心里别提多痛快了,照这个速度。不用半月大奎即可到家。不知不觉大奎从傍晚直跑到黎明,大奎已跑到临安地界。路旁农田里已有农夫早起劳作,大奎停下身形。长嘘一口气,只觉浑身无比舒泰。跑了这么远,倒不觉的累。

大奎不知道,当初在天台山中学艺期间拿着仙草灵丹当饭吃,直吃了五年。如今的大奎已经今非昔比,不但气力悠长,目力耳力也是大异常人。此刻就是再跑上一天一夜也不打紧。也不知道这一夜走了多远,大奎寻着一名农夫问:“大叔,这里是什么地方?俺是外地来的。”农夫道:“这是青山坳,往北再走是黄坡岭,皆是临安地界。”

大奎一听,满心欢喜。连忙道谢,心想到了黄坡岭去看望一下好心的刘老伯一家人。想到这大奎加快步伐向北走去,虽是行走也要比常人快上许多。那农夫回过头疑『惑』道:“这人怎么走的这么快。”

大奎又走了将近二十里,依着记忆找到了小岭村。大奎进了村来到当年刘老汉的门前,门上却挂着锁。大奎四下打量,想找个人问问,刚巧一个十二三岁的牧童牵着黄牛从远处走过来。大奎走过去问:“小孩,你知不知道这家姓刘的老伯伯一家去哪里了。”

大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无戒和尚道:“你在清虚观都学了什么高深武功啊?咱两个比划比划?”大奎忙摇手道:“不敢不敢,俺哪敢和无戒师父比试啊。”无戒不由分说,当胸一拳打来。大奎转身要跑已来不及,身子刚转了一半,左臂便着了一拳。这一拳无戒并未用全力,但还是把大奎打的一个趔斜。

无戒一见大奎这样便笑道:“你经验尚浅啊。”说着走到篝火旁翻弄他的鱼。

大奎忙道:“那俺咋办啊?还请无戒师父教我。”无戒瞄了一眼大奎:“好吧!你我有缘,我便指点你一二”。顿了顿道:“但凡武功必有破绽,所谓肩动则招发。就是说如有人打你,他出右拳右肩必动,他出左拳左肩必动。如他出右脚右肩必耸。如他出左脚左肩必耸。所谓料敌机先,便是这个道理”道理很简单,大奎听懂了。

无戒又道:“你轻功虽好,但人家在你动身之前动手。你尚未转身必已中招。拳法云:千招有破,唯快不破。所以你在人家要动手的时候不是转身而应是后纵。”大奎听到这里茅塞顿开。在清虚观何曾有人给他讲解这些啊。无戒和尚问:“你都记住了?”大奎道:“恩”无戒道:“再来打过”说着两人对面站好。

无戒道:“来了啊”大奎死死盯着无戒得肩膀,谁想没见无戒肩膀动,小腹已吃了一脚。疼的大奎弯下了腰,无戒摇摇头道:“真是笨蛋,你以为肩膀不动就不能出招了?江湖中有人偏偏就练得这种脚法,肩膀不动也能出腿伤敌,这便是无影脚”。

大奎委屈道:“什么都是你说的,那俺咋办?”无戒拿起大鱼闻了闻,颇觉满意。接着道:“再教你一个乖,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知道什么意思?”大奎道:“俺师父提过,但没有细说。”无戒道:“看你影子。”大奎扭头看着自己的影子,无戒纠正道:“是面对你的影子。”大奎转了一个身。无戒从他身后靠近大奎问道:“看到我走近吗?”大奎点头,无戒道:“记住喽,这是一路。”

说罢走到大奎身前道:“这是上路!”说完拍拍大奎的脑袋,又道:“这是中路”说完拍拍大奎胸膛和小腹,:“这是下路”无戒又弯腰拍拍大奎双腿。直起身后,无戒道:“对敌之时主要目光要盯住对方双肩,余光要看好对方上中下三路还要兼顾影子及两侧。这便是眼观六路,你可记住了?”大奎闻言惊喜交加,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见识。

大奎不禁又问:“那耳听八方是什么意思?”无戒笑道:“这个简单,就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耳力好的人蒙起眼睛,无论哪个方向有细微响动他都能发觉,非高手不可为。”大奎喜道:“谢谢无戒师父指点。”

无戒道:“你这一去恐怕咱们再难相见,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聊。”说着把大鱼撕了一半分给大奎。[]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9

两人坐在湖边吃鱼畅谈,无戒把江湖上一些规矩及见闻一一对大奎详细解说,大奎只觉受益匪浅。不觉已近晌午,大奎与无戒依依惜别。望着悬崖飞瀑,碧波翠湖。大奎无比留恋,最后一咬牙转身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