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劫法场(1 / 2)

加入书签

菜市口刑场已被官兵戒严,百姓被元兵挡在外围远远的看着行刑台上一排七个囚徒五花大绑跪在那里。晓是受刑过重身上囚衣血迹斑斑。距刑台正北约四五丈距离是监斩官所处监斩台,两侧军卒持枪而立戒备森严。

监斩官是个脑满肠肥的家伙,一身官服穿在身上,远看就像老母猪成了精,煞是雍肿。

赶车老汉拴好牲口弯腰拍打了一下身上尘土便只身走进茶馆,四下一望径直走到秀士跟前作个揖道:“先生,老汉走了一路,在这歇脚喝口水。能不能匀个座?”秀士笑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老先生请坐”。

壮汉闷着头直乐,嘴里嘀咕:“老黄你可真逗,来就来呗,还啰嗦个鸟啊!”抬头一看秀士脸『色』不善,忙拿起茶碗喝了一口,佯装掩饰。

这叫老黄的老汉也不介意,四下望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便压低声音道:“我已安排好了,一共十六位好汉,全部埋伏妥当。你我的兵器在车上,只等将军号令一起动手。人一抢到手,分四伙分散撤离,今夜三更在城西土地庙会合”。

秀士低声道:“鼎臣初来济州,此事全仗黄老哥安排!”老黄摆手道:“红巾义士为国为民,若不是老夫年迈,自也当效命疆场。只不知将军为何亲身犯险?”

秀士叹道:“实不相瞒,此次搭救的人中有我义军将领。此人与我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哦…”老黄还待再问,只听长街远处传来鸣锣声,离得老远就见街上百姓『乱』成一团。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皇亲高官大肆圈地,百般盘剥百姓。放眼大好河山,众生颠沛流离。

中书省,济州府。

大奎挑着柴担低着头向菜市口边走边合计:‘要是今天遇上好买主痛快的买下我的柴禾,那后晌就可以进山再打一担柴’ 大奎边走边傻笑。

“小兄弟,菜市口怎么走?”身边传来一声问询。

大奎只管走,丝毫没注意身边的声音。还没走出一丈远,一股大力将他生生拽住。大奎一惊,眼前一个黑脸大汉比自己高出足足两头。生的怒眉环眼满脸络腮胡子,一身粗布麻衣。此时瞪着一双铜铃似的眼睛怒喝:“我家老爷叫你,你聋了?”“这…你…”大奎心中惊惧已是语无伦次,生怕这汉子火大一拳把他抡死。

两队元兵,大约百人,前面鸣锣开道锦旗招展。尚有挡路的百姓,这些元兵上去一顿拳脚。街边有些做小生意的摊位离得近了忙不迭的收摊,哪成想元兵过来一脚踹个底朝天。

两队元兵后是一顶八抬大轿,轿身两侧各有十数骑兵护卫。再后是百余元兵押解着七辆囚车。队伍一路向菜市口行来。被驱散的百姓慢慢聚拢,相互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要杀人啦”

“听说官府抓了几个红巾军,这应该就是吧”

“走走走,去看看”

“不得无礼”一个青衫秀士手持纸扇来到近前,双手一拱“小兄弟,敢问菜市口怎么走?”

这位秀士生一身天蓝对襟长袍,剑眉星目相貌周正,看上去倒是一脸和气。“你买柴禾?”大奎不禁怯怯的问。

秀士一瘪,那黑汉怒道:“我家老爷问路,买什么柴禾?”摄于壮汉气势,大奎用手向前方一指道:“直走到王家绸缎庄右走便是”。秀士一笑道:“多谢小兄弟”。说着从袖中掏出几枚铜钱,放于大奎手中。转身与壮汉离去,大奎傻了…“问路都给钱,这比卖柴划算啊…”

发了会儿呆,大奎心道:‘卖了柴还要买点吃食给老娘捎回去,可不敢耽搁’。大奎家住城东五里屯,家中只有一个老娘。大奎今年刚满十六岁,在家却是个孝子。平日里打柴为生,无奈当下世道不好,能勉强度日已是不易,可不敢招惹是非。大奎低着头只管一路向菜市口走去。[]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1

临近晌午,离菜市口不远的一家小茶馆里座无虚席。临街一副座头上坐着一个青衫秀士和一个黑脸壮汉,壮汉嘴里不断地唠叨:“大哥,老黄他们怎么还没来啊”“稍安勿躁,再等等…”话音没落,一辆马车停在茶馆门口,车上装的一车麦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