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莫说我偷懒(1 / 2)

加入书签

这在欧阳看来尚未满意,可在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掌柜王世文眼中看来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想想欧阳当初盘下酒楼才要两百多两银子,那已经属于不错的价钱。欧阳现在一日的收入便可盘下一座酒楼,那是什么概念?就更不要提酒楼明面上的大掌柜云娘,自打酒楼开张就和换了个人似得,整日里乐呵呵的不说,其气质也在不经意中渐渐改变,变得越来越像后世的成功职业女性,很强势。甚至在欧阳这个创始人加最大股东有时候都不得不感叹,女性一旦解放出热情来真真的吓人。

盘龙酒楼真正的利润不在一层和二层,真正的利润在三层各式精美的包厢中。一层二层赚个薄利,顺带打出好名声;三层来的不是官宦就是富豪,偶尔以来到也不在乎那些钱。至于四楼,要凭破了对联才能上的地方,至今无一人登顶,每日里不知引了多少自负的读书人在那一副对联前长呼短叹,流连不已。对于他们来说,能破了这对联第一个登顶实在是一种莫名的荣耀和满足,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名誉层面的东西。他们时不时在研究一番后选了二层雅座或者三层包间点上几个小菜,一壶热酒,和友人畅谈一二或者继续研辨,这又给酒楼带来了不少生意,甚至一些潜在的客户——读书人。

至今为止没有一人按股提金,在家里后院的地库中的钱财已达到万两白银,当然真正赚到的不止这个数,另外几千两银子的流向却是楚天他们师徒三个的研发资金和特种旅装备的费用,当然还有收养了十个少年的花销也不在少数,欧阳舍得为他们花钱,只希望培养出些火种来。

对此云娘这个大管家从来没有过问或者阻拦欧阳,只要欧阳说了,必然迅速提钱出来,连问都不问。

“钱存起来可没什么价值,得像个办法让它流动起来!”欧阳很清楚钱财放在那里根本不会生孩子,必须投资或者用出来才能赚更多的钱,所以回来的这两天逮着空闲便去思考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现在生意多么赚钱,迟早惹得同行或者心怀叵测的人眼红,心中暗想以后的生意要做的更广些,必须拉几个人进来一起投资才能减少风险。

六月底的天贼拉拉的热。只要你敢站在日头下半个一刻钟不动,保证不是被冠以“失心疯”就是被称作“牛人”。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便是从此时开始,天热得连蝉都懒得鸣叫。

欧阳却靠在院中的大槐树下,悠闲的拿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

虽说现在这个时候军中正在操演,可他们特种旅却是特别的存在,练与不练只在欧阳一句话。于是特种旅成了并州营全军咬牙切齿的对象——夏伏歇半月。这夏伏的半个月假期正如饿食渴水、困枕婚女一般让人全身成千上万毛孔无不舒爽,全军上下万多号爷们只有感叹他们特种旅跟了一个好旅帅,可以为他们挣得想也不敢想的福利。至于特种旅那帮汉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则睡觉时嘴巴都合不拢,笑欢了。

不过嫉妒归嫉妒,没人可以、也没人敢将“违犯军纪”或“偷懒”之类的词语加在特种旅头上,无它,因为之前他们练的太狠了,狠到让人怕,狠到让人只有感叹的份。过去的两个月,特种旅的训练量几乎比其他营高出三倍不止,乘着开春和初夏的凉爽劲头,欧阳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冷血教官”的一面,除了一天四个时辰的强制睡眠时间,其余时间一律用来训练。

从军纪到体能,从小火配合到整旅协作,从必备的刀枪弓剑到特有的攀山镐攀岩,从平坦地形到山林、河流,特种旅可谓练了个遍,再辅上欧阳每天作战分析和思想的刻意锻炼,可以这么说一句,这些汉子起码看起来向那么回事儿,有些特种兵的样子了。

欧阳是故意如此,在四月甚至更早的时候他便制定下了针对性的练兵计划,他要将许多新鲜的东西给这些人脑海中留个映像,产生了本能的条件性反射——以后只要遇到训练时出现过的情况,这些人必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至于要练到自己这个后世多年特种兵王的身手,还有一段时间。

特种旅半个月假,九成九的人都选择归家一叙。军汉们常年累月的在营地中和战场上摸爬滚打,哪里有不想家的?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是父母长亲,最想的还是妻子儿女,得了这半个月时间的假期可谓开天辟地头一遭。大部分的特种旅士兵出生在河东道,所以回家很是方便;至于稍远一些的,半个月的时间赶个来回也不是大问题。最让他们欢喜的是欧阳这个旅帅居然给每人发了五贯路费和两瓶“火上烧”,这让特种旅士兵对欧阳更加感恩戴德。人心总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总能换来理解和感恩。

除了三郎、五郎、秦风和赵丹阳,欧阳其余的三个兄弟也都打道回府探亲去了。三郎忙着陪楚湘,媳妇儿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起来,估摸着还有两个月就要临盆;五郎也差不到哪里去,一边帮云娘张罗家里琐碎事务,一边和云娘亲亲我我,真可谓工作感情两不误,不过在欧阳看来,这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甜蜜起来也够酸的。至于秦风这个一干二净的人,则是告诉欧阳要去看师父便匆匆走了;赵丹阳则在城中有了相好的姑娘,成天的不见人影。

“孤家寡人倒也清净!”欧阳嘀咕一声,实则突然静下自己也有些不太适应。他更喜欢军中简单直接的方式,而不喜欢离开军营后要处理的许多琐事,比如现在摆在手边矮几上的一些东西就很让他烦:先是老掌柜王世文送来的账簿,说是必须让东家过目。这账簿足足一尺厚,加上不是欧阳后世的记账方法,看得欧阳直头晕。其实自己经营的酒楼和铁匠铺是有一本内帐的,掌握在云娘手中。其记账方式便是欧阳手把手教会的复式记账,一目了然。只不过知道这个的仅有欧阳、云娘、老太太李王氏三人,别人都不知道而已。欧阳也数次让云娘有时间和老掌柜探讨一下记账方法,可王世文说用了一辈子的东西,再想改适应不了,只好作罢。

说起生意,欧阳嘴角便不由自主的翘了起来。自己带给这个酒楼的东西远不是大唐可以比拟的,在晋阳可谓没有对手,所有生意是蒸蒸日上。要真让自己去当个户部尚书,那不如趁早弄死自己算了事;可让自己经营个酒楼或者连锁类的生意,欧阳凭着千多年的优越还是有几分把握的。酒楼的生意比欧阳的预想要略差了一些,欧阳有些高估了晋阳的消费能力,酒楼现在每日的纯利润维持在一百八十两左右,加上铁匠铺的生意,一日差不多将将两百三四十两的钱财入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