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讲座(3 / 4)

加入书签

“当然可以,在我看来书院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逼’迫你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展现在你们面前,让你们自己选择你们愿意去变成什么样的人。历史的痕迹总是在做有规律的循环,每一个我们现在所能面临到的问题我们的前辈们同样遇到过,他们将他们当时的做法和这样做造成的结果记录下来,要的不是我们按部就班的照做,而只是做一个参考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循着这些我们找出来的各种不同的路然后走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可是先生,书中总结出来的那些都是历代先贤们总结出来的经典,我们的智慧怎么会超越他们,已经有人把最简单最合适的做法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照做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是,我们现在所读的经典是这个时代最领先的思想,我们的文化思想是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但是谁能保证这种思想能够永远的先进下去?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拿我们对待‘女’‘性’的观念来讲。

‘威’这一个子大家都很熟悉,才夏朝的时候‘威’是指丈夫的母亲,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拥有一家全力的‘女’人,‘女’子地位之高可见一般。在商朝的时候出现过一个伟大的‘女’‘性’叫‘妇’好,这是第一个有真实记载的‘女’将军,有自己的封地和属官,武丁中兴中表现最杰出的人物。到了周朝之后确立了周礼,周礼之中‘女’‘性’的地位也开始一落千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到了大汉帝国,‘妇’者,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居然成了一个只能负责打扫的老妈子,并且讲什么三从四德强行灌输给她们。

每一个朝代都延续着故有的思想,我们没有想过如何去将这个思想文化扩展开,而是想着如何再在这局限的思想内规划更多的条条框框,然后我们的思想开始逐渐受到束缚。抑制人‘性’,强迫所有人变成书中的圣贤,就是我们思想逐渐败落的开始”

“先生,其实我们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在其他的先生哪里又不方便问,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说来听听”

“我们奉《论语》为至圣经典,难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变成书中记载的那样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是否只有照着这些经学典籍之中的为人处事之道抑制自己的个‘性’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你就是那个被朱先生说成是离经叛道的那个曲奉天吧”韩通文认出了这个在书院里特意独行的家伙。

“先生是我,难道先生也以为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吗”曲奉天有些怨气。

想起那些《内训》《烈‘女’传》《‘女’经》《‘女’子必读》的书韩通文就格外的反感,他痛恨所有抑制人‘性’的书籍。大唐的‘女’‘性’地位还很高,但是从大唐之后,‘女’‘性’的地位就开始了骤减。从三从四德和裹足开始,到京人薄生男,生‘女’既不贫,东家从王侯,西家‘侍’公卿,成了完完全全的货物没有任何自我价值和空间。

“先生,您这些话要是传出去有些大逆不道吧...”

韩通文这句话算是公然在挑战那些在士子们心中权威的儒家思想,如果让别人知道了一定会受到大唐那些文人的口诛笔伐。

“这只是我的想法,好在我们大唐是一个宽容的帝国,海纳百川,自然也能容纳得下我的这些观念。思想文化没有永远的先进,但是却又永远保持先进的办法,那就是宽容和学习。当我们的文化中蕴含着包容和学习的思想时,我们看到一种思想的落后并且愿意去不断改进,那永远保持领先。”

“再说这句话之前你首先应该明白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是什么意思”

“这是朱先生骂我的原话”

“这是论语中非常出名的一句话,你以为这是骂人的,但是你们想想孔夫子那样的至圣先师会骂人吧?其次是论语这样的经典著作会记载这些骂人的言语吗?这句话被曲解了很多年,现在我倒是想分享一下我对这句话的认识”

“朽木不可雕也,原话是孔老夫子说宰予的懒惰的,于予何诛?腐烂的木头为什么要去雕琢他,粪土之墙为什么要去抹平,老夫子自己都说了宰予本‘性’如此根本不用去责备。雕朽木本来就不是智者所为,朱先生说你朽木不可雕也在我看来这句话另外的意思就是,你在经学圣典这方面有抵触倒不如去做一些你喜欢做的事。”

“这样可以吗?”不止曲奉天,就连其他的学子也有这样的心思,可是又不敢说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