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苍天已死石(2 / 5)

加入书签

李世民相对轻松,笑问群臣:“若让爱卿们来选,魏蜀吴三地以百姓之身,何地更胜?”

所以基本可以说,曹魏时候百姓是有过好日子的,只是这个好日子比较看运气。】

刘巴与糜竺两人盯着货币若有所思。

孔明则是盯着生产力若有所思。

货币之策孔明自认无法如糜竺那般理解,但生产力这个随着水力坊的兴建扩建,孔明心中感悟也越来越多。

公安和江陵的变化,以及从秭归城到江州城一路的变化都看在眼里。

货币上废了董卓的旧钱,但新钱因为“货本不多”,根本没人用。

曹丕即位两年后也尝试恢复五铢钱,然并卵,直到227年曹叡重新恢复五铢钱才成功。

为什么这么坎坷?因为屯田几乎毁灭了民生。

现代对于货币的描述很清楚:

随着生产力发展,有了畜牧和农业分工时,开始有以物易物。

水力坊切切实实取代了百姓曾经一部分的工作,于是百姓能够拿出来这份时间去养点东西,去作坊做工,乃至于去给军营做点缝补吃食等等额外赚点钱花。

这岂不就是光幕所说的生产力的发展?造纸、蜀锦、冶铁等想来也应该算手工业?

那什么才算非手工业?孔明觉得后世让自己难以想象。

而且南方水脉丰富所以能够依靠水力坊,那么去了北方如关中雍凉又要如何?孔明挠头,这是困扰他近一年的问题。

……

生产力继续发展,有了手工业和农业分工,才能有使用货币的必要和空间。

故而屯田是一种见效快的压榨民力的行为,同时也属于生产力发展上的开倒车行为。

曹丕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有意松弛屯田,民力得以喘息,曹叡时才能恢复货币。

不过随后百姓就吃了一记闷棍:

曹叡大修宫殿,以曹爽为首的宗室们侵占土地,曹植吃着一瓯值千金的驼蹄羹被史书赞清俭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