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不同实验(1 / 2)

加入书签

当然在这组基因中,它们的作用确实有主次之分,曾凡最早实验的那个基因作用最大,这也是小白鼠实验中,那些基因过表达的小白鼠全部变胖,还特别容易得病的原因。

同样是容易肥胖,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父母遗传因素,也有本人成长过程中,这些涉及肥胖的某个基因发生变异,出现了过表达的效果。

这样的人哪怕平时吃得比别人少,运动更多,他也更容易长胖,更容易感觉饥饿。

曾凡设想的减肥药,并不是直接修改人体基因,那样不可知的后果太多,风险也太大,药物实验的过程更漫长,不符合制药公司的利益。

通过计算机模拟酵母菌的演化过程,他对这一组基因的作用机理已经十分了解,他打算开发出一种药物,定向影响人体某些部位细胞内RNA的翻译转录,降低胃肠营养吸收效率,提高白色脂肪细胞的消耗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基因药物的研发投入巨大,为了鼓励制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联邦政府允许为一些特别重要的基因申请专利,为了获得二十年独家垄断的商机,申请者必须公开基因的特性,以及发现过程,让其他人能利用这项知识来改良现有技术,共同促进基因技术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人类基因组中但凡能注册的专利,已经基本都快被注册完了,但是能成功开发出来的药物并没有几个,使用条件还特别严苛,价格异常昂贵,真正能以此获利的制药企业还只是少数。

这还只是理论上获益丰厚的行业,先行者有可能赚个盆满钵满,也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普通的肥胖严格来说不是疾病,尽管有带来多种并发症的隐患,肥胖本身却并不致命。

未来开发出来的药物如果普适性不够,或者副作用太大,都会不能算成功,即便是通过临床实验上市销售,也未必能获得预期收益。

这种药物的制造提取曾凡早就有了思路,通过超算模拟也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先期进行动物实验,看看具体的药物效果。

动物实验确认没有问题,就可以初步研究规划和设计人体临床实验,到那时候曾凡能起的作用就不大了。

他也确实没有让戴维等人失望,按照他设计的研发计划进行了一个多月,药物就已经在实验室制造出来了,数千只实验用小白鼠也同步培养出来,开始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整个过程顺利的让费舍尔公司的很多资深研发人员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卖的保健品虽然效果不大,那也是有很高科技含量的,研发一款新型保健药物都没有这么快速过。

基因药物理论上能通过基因修正、基因置换、基因增补、基因失活等手段让人体基因组达到某种理想状态,但是目前能实用的手段还很少,大部分还只局限于理论,能在实验室实现出来的都是极少数,还并不能避免某些不可预知的危险。

很多基因功能都是互相关联,一个基因只负责单一功能的反而是少数,曾凡发现的这一组基因就涉及到神经中枢的饥饿感知,营养物质的分解效率,脂肪细胞的生成,以及热转换效率,新陈代谢的快慢调节等多方面的功能。

这些基因互相配合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不容易长胖的状态,任何一个基因在不该起作用的细胞中过表达,或者在该起作用的细胞中没有表达,都会影响整体效果的达成,这也是为什么不易长胖的只是人群中的少数的原因。

并不是简单的具备某个基因或者缺乏某个基因导致身体容易发胖,这些基因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具备。

可以把这组基因比作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系统,同样的变换时间,原先路口车少,很少会堵车,现在车辆多了,大多数的路口都会不可避免的堵车,只有极少数设定合理的路口,通行才更顺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