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出战(1 / 3)

加入书签

也难怪他们坐不住。长安太重要。临行前袁尚召开的几场隆重的军事会议基本都是围绕着长安城的争夺战而展开,不仅各大将精神振奋,便是普通的小卒都磨刀霍霍准备向猪羊砍上一刀,这长安可不是临戎城,不管是现实距离,还是将来的战略规划。都不是临戎城所能比拟的,控制了长安,基本就是等同于控制了关中一代,袁尚若想称王称霸,离并州较近的长安当为首选。这也是众多谋士统一思想的结果,文武皆一心。此次进军长安,难得的没有争吵声,对于兵夺长安,虎狼烈军这支战斗兵器,瞬间就启动了起来,众将士都是抱着夺长安谋军功的念头而来,故而战斗的激情,从老将蔓延到小兵,个个都士气汹涌,深怕晚了曹刘两家兵马一步。

袁尚依然闭着眼睛云游天外,留下这些个或站或坐的将领焦急而又无奈地交头相盼,整个中军大帐,除了呼吸声,安静得可怕。

这种情况,约莫保持了半个多时辰,帐外一人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几十道目光唰唰唰如剑般直射而去,眸子精光熠熠地盯着那走进来之人。

那人目不暇视,直直地望着袁尚,抱拳躬身而立。

长安城外已经聚集了十几万的兵马,人头攒动,一眼望去,除了人还是人,在那个乱世而人口凋零的年代,十来万兵马云聚,可谓一时盛况,没有见识过那番场景的现代人根本就想象不出来那种人群鼎沸的状况,尤其是这十几万人还是精锐的将士,纵横间隙分明,猛然投以注视,十分的震撼人心。

离长安城不到十公里处,袁尚与诸多随军大将静坐在帐内。

以鞠义为首的十几个老将,整齐的落座,随军参谋庞统则在袁尚的左侧立了个小桌,除了充当智囊之外,同样履行着起草文书之责。

袁尚脱了一身劲装,腰间挎着碧泉剑,身上金色的甲胄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亮瞎人的眼。

作为一方主将,穿的这么炫,简直就是一道活靶子,如果不是田丰沮授等袁绍麾下的老人一致要求,袁尚早就脱下了这一身碍手碍脚的金甲。

袁尚的耳根微动,适时地睁开眼睛,两唇微抿,看向那进帐之人,淡然道:“长安城外情况如何?”

断了一臂的灰袍青年挺身而立淡然应道:“两家兵马已经齐聚,加上不远处隐藏着的董卓,三家兵马,越有十五六之多。”

不过话说回来,这金甲虽然亮了点,防御力却十分惊人,袁尚亲自尝试过,五十步之内,一石硬弓配上破锥箭竟然只在甲片上射出一个小坑而不能射穿,这般逆天的防御力,着实令人咋舌,便是匠作司那群老匠头们也是啧啧称道,比起普通将领所披的战甲,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距。

袁尚的中军帅帐自然不会小,包括袁尚在内,统共有近三十人,将领云集,个个脸色肃然地望着袁尚。

袁尚将碧泉剑靠在腿边,眸子紧闭。悠悠然,呼吸均匀,思想云游天外,似陷入了小憩。

在场除却庞统如袁尚一般淡然无波外,余者包括鞠义徐晃王凌徐盛云鹤在内的几十个校尉级以上的将领则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这些个将领,上至将级鞠义徐晃,下至校尉级王凌徐盛云鹤还有霸云沮鹄等小将,皆呼吸沉沉地盯着袁尚。眼下已到长安城外,袁尚却没有一丝动作,赶了几天路,却一仗都还没打过,这些个并州新老将领早就手痒了,个个恨不得率领部下杀到长安里面去,将那座帝都征服在脚下,只是没有袁尚的命令,谁也不敢动。一个个屁股就像坐在滚热的铁板上,怎么看,都有种坐不住的模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