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黄河大决堤(3 / 3)

加入书签

首先粮食在这个年代,确实堪称救命的东西。除此之外,黄河决堤过后的河南,还将迎来真正的天灾。很多河南人,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将为了活命而逃荒。

若是能多储备一些粮食的话,或许能多救助一些灾民。有了人口的话,相信对于榆林以及绥远两地的民生,也将起到不小的作用。

‘资金的话,到时我会跟中央申请一批。在粮食收购价格上,也不能让百姓太吃亏。对于军管期间的粮食私下买卖,都必须多进行一些宣传。

在根据地从事粮食经营的商户,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从其它的地方收粮。至于我们这里,只怕短时间他们都将无粮可收。未来几年内,我们的粮食只怕都只能自产自销了!’

有了何正道这句话,边区负责人同样知道,灾年之中如果政府不能掌控粮食渠道,很有可能造成社会秩序的大混乱。这种情况下,粮食专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未完待续。)

在这件事情上,胜军到时也留在榆林,负责一下相关的工作。如果到时中央接收的灾民有分配到我们这里的,一律优先安置到绥远那些有开垦条件的地方。

至于部队扩编的事情,由我跟罗参谋长,接下来从根据地各守备部队中生产筛选。全纵队团级以上守备部队,都将参与接下来的军中大比武,优秀者补充进三个步兵师。

现在这个时间,刚刚好是我们根据地抢收小麦的时节,各边区政府的工作,就是做好收粮储备的事情。不光是小麦,其实能吃的粗粮,有多少收多少。

告诉各守备部队,粮食从此刻开始,做为专项物资禁止私人收购跟销售,一律做为军管物资严格限制。这年头,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听着何正道的话,边区政委的负责人,略显惊讶的道:“何司令,收粮的工作,我们可以负责跟去做工作。但资金方面,我们可能有一定的难处。

单单榆林地区的小麦产量,今年只怕比去年还要高不少。百姓除了上交一定的税粮外,多出来的粮食,如果没有资金收购的话,他们未必肯卖给我们。”

尽管边区政府收的税收不多,但对于很多分放给百姓的田地,自然也要收取一定的公粮。而这两年,各守备部队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让百姓在种粮方面也获得不少的便利。

其中由何正道发动的水窖行动,便让不少百姓获得了便利。而一些水利工程的开建,同样让老百姓原本贫瘠的土地,在产量上也获得不少的提升。

只是老百姓对于收粮打白条,多少还是有点不情愿的。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不能给钱收粮的话,他们更喜欢将粮食卖给粮贩,那样也能赚的不少钱。

眼下何正道将粮食做为军用物资进行专管,便意识着在榆林从事粮食买卖的商人,将无法从榆林收到一粒粮食。而何正道这样做,其实也是有一定准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