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63章 北洋的妥协 (求收藏推荐!)(3 / 4)

加入书签

“好,那我就不矫情了,那我应该叫你,汉青老弟?”因为顾维钧不确定赵汉青的“字”到底是什么,加上赵汉青已经成年,所以下意识的认为,“汉青”就是赵汉青的字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赵汉青,只好笑着回答:“随便,这样就可以。”

顾维钧,字少川,至于赵汉青,因为是穿越而来的,根本就没有字,以至于“汉青”两字,既被他当做名字使用,也被当做字来用,而在过去的华夏有身份的人,除了名字之外,还会再起个字,像柳清颜、沈云鹏、钱峰等人,他们都有字。

比如,柳清颜,就字清辅,沈云鹏,字宗朝,钱峰,字云游,只有高大力、韩高、魏和尚等人,都是出身草莽,根本就没有字,加上赵汉青根本就不重视有没有字的问题,所以这些手下也就跟着不在乎了。

“少川兄,夫人的病情,可有所好转呀?”

顾维钧没想到这次谈判这么容易,在给北京的段祺瑞发电报中,顾维钧极力赞扬了赵汉青的合作态度,认为赵汉青不同于以往的军阀,认为赵汉青识得国家大体。

远在北京的段祺瑞在接到顾维钧的电报后,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对于顾维钧很器重,对于顾维钧的意见也很重视,在接到顾维钧对于赵汉青实力和对政府态度的评估之后,对于赵汉青的提防也放松了许多。

接着,段祺瑞就给顾维钧回了一条让顾维钧很意外的电报,再三确定电报无误之后,顾维钧再次回到赵汉青的书房。

“赵先生,我刚刚收到总理的电报,他对于你的合作表示了欣赏,已经正式下达了政府任命令,任命您为甘肃督军,统领甘肃所有的军政大权,另外,总理还追命您为西北边防使,负责西北边境的边防安全,正式的任命书不久就会送到这里,这这里我先要恭喜赵先生了,以你的国防军的实力,足以确保华夏西北边防的安全,您麾下的军队叫国防军也就名副其实了。”

“欧,还有这事?”在赵汉青听完顾维钧的宣读之后,赵汉青没有想到北洋政府竟然不仅给了他一个甘肃督军的头衔,竟然还让自己镇守西北边境,一时间赵汉青开始揣测北洋政府的意图。

“欧!汉青老弟,你怎么知道我夫人染病的?不满你说,这次在我离开北京之后不久,家里就传来消息说,我夫人染上重病,病情很严重,生命垂危,我当时恨不得马上赶回北京,可是我还肩负着来甘肃于你进行会谈的重任,根本无法赶回家里。

我日夜为我夫人的病情担心,直到一个多月前,我忽然收到了家中的来电,告诉我,我夫人的病被治好了,是在一个新开设在北京的医院接受治疗的,并且治好了我夫人的病,我正准备结束完和你的协商之后,就马上赶回家里呢,我夫人重病的消息,我并没有和别人说,你怎么会知道呢?”

赵汉青知道自己在稳定甘肃之后,肯定是要进军新疆的,那里有赵汉青需要的石油,不过到时候以什么名义出兵新疆,他一直没有想好,现在北洋政府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如果赵汉青接下了这西北边防使的任命,那就意味着赵汉青的国防军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新疆了,到时候控制新疆也就不存在多少难度了,这是接受这西北边防使任命的好处。

至于北洋政府授予赵汉青这样的重要位置,意思已经很清晰了,就是希望赵汉青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到西北边防上去,避免参与到华夏中原内地北洋和革命党的争斗,替北洋政府守好华夏的西北大门,反正西北地区的省份贫苦,政府每年根本就收不到多少税收,留在手中也没有用,反倒不如交个赵汉青管理。

最后,经过权衡利弊,赵汉青决定接受这两项任命,有了这几项任命带身,赵汉青向新疆扩展势力,就变得合法,不用担心引起北洋的反感了。

最后谈完了公事,赵汉青请顾维钧坐下喝茶,赵汉青笑着说道:“顾兄,你年长我几岁,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就叫你少川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