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大江东去(3 / 3)

加入书签

“此时与赵开战并非明智之举。”

注意到白公胜的恼怒,文种连忙提醒道。

一想到赵侯攻齐时聚合的十五万大军,文种都有些哆嗦,越国满打满算才三万步甲,而且在与吴国的战争里颇多损伤。白公胜手下也就这个数,若是贸然与赵人起冲突,陆上不一定打得赢,恐怕连灭吴之事都要耽搁。

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忍这一口气,请楚国舟师横断大江,反正赵国的水师弱小。然后越国一气呵成地攻破姑苏,灭亡吴国,如此,楚越两国才能完成对江淮、江东的瓜分。

“越君已经围攻吴城两年,却迟迟不能攻破,若是兵力不足,需要余去帮忙,大夫尽管直言。”

这个人很不简单,靠着手里的区区三千人,居然横扫群舒,在当地重新建立了楚国的统治。他被封为白公后,更是显露出了非同一般的雄心,他的领地不同于楚国其他县公辖区层层封建,反倒效仿赵法,大胆起用士人和平民为将吏,颁布律令,一扫积弊,还创建了一支只忠于他的“楚武卒”。

这支军队严明军纪,改变了楚军数量庞大却羸弱不堪的风气,在淮南屡败吴国大将胥门巢。配合舟师水陆夹攻之下,占领了不少吴国城池,如鸠兹(芜湖)、爰陵(宣城)等地,与越人以桐汭为界。

这个人在江淮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范蠡最初设想与楚国以大江为界的计划,那一带又有许多越人部落,希望投效勾践,看来未来两国的边界纠纷是免不了了。

不过范蠡也提醒文种,要与其搞好关系,白公胜,短时间内决不会是越国的敌人,而是盟友。

且不说楚王熊章是越王勾践的亲外孙,而且在楚越之外,双方还有共同的敌人。

白公胜话中带刺,楚国和越国是盟友,但也是竞争对手,他渴望开疆拓土,对于吴国最富饶,人口最为密集的江东之地垂涎三尺。若是文种任由楚军前往吴城,只怕战后的瓜分上,这片地域当非越国所有。

所以文种婉言谢绝了白公胜的“好意”,并且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就在昨日,外臣接到少伯的信件,说寡君已经率军攻破了吴外城,夫差退守姑胥之台。”

他笑道:“外臣保证,只要白公能够拦着赵人,不让其南下,旬日之内,吴国必亡!”

ps:今天只有一章

吴国?吴国已经与灭亡没有区别了。

如今,一个比白公,比楚国更加强大的庞然大物正盘踞在淮北,还将手伸到了和他们一江之隔的地方……

白公和文种此番会面,为的就是重申楚越同盟,交换情报,统一两国的步调,务必完成灭吴的大计。

二人在江边小亭坐下后,白公说道:“早在上个月,赵国的徐、钟吾两军便蠢蠢欲动,赵广德驻军善道,妄图牵制余的兵卒进攻江北,徐承还派了一支舟师停在邗沟里,阻止楚国水师进入运河。”

吴国镇守江北的太宰伯嚭似乎是把自己当成了赵国的郡守,对于赵军的借道一律放行,于是赵军的前锋三千人已经在屈敖率领下抵达邗城(扬州),阻止楚、越攻取江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