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知瑶之死(上)(2 / 3)

加入书签

丑时已到,城门开启后,豫让赶着马车往外驶去,知瑶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光狼城,城楼在弩砲与强弓劲弩的摧残下变得千疮百孔,像这个国家被人打破的门户般凄惨无比,城头的大纛也被悄悄降下,移到了他的车上,依旧迎风飘扬,神采奕奕。

他对身边的豫让小声说道:”或许今日我就将埋骨于此,或许我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众将吏点头不已,知瑶说的有道理,光狼城的粮食都是从端氏运来的,端氏的粮食又是从上党、新绛、安邑运来的,如今已经被赵军切断,知军若不突围,粮秣尽了,便只能束手就擒了。

现在突围不一定能成功,但总算还有一线希望,死守则必定全军覆没,这个选择其实很简单!

豫让放下了自己大胆的刺杀计划,下拜道:“愿随主君杀出重围,豫让还是像以往一样做君子的前驱,这一次,就算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也将死战到底!”

在豫让之后,絺疵也缓缓拜倒,目光坚毅,虽然说不出话来,但谁都能明白他的决心。

城头的知卒齐齐下拜稽首,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知瑶,他刚劲有力的左手拔除腰间的长剑,被淤血染黑的剑刃和依然晶莹剔透的柄尖形成鲜明对比,指向层层叠叠的包围圈。

”来了……“赵无恤话音刚末,漆万掀开营帐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君,西营来报,知军突围了!“

……

“什么,突围?”数个时辰前,光狼城头,在豫让声称自己愿意去冒死刺杀赵无恤后,这个计划却被知瑶否决了。知氏君子随即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让豫让、絺疵同时一愣。

看着两位左膀右臂的惨状,知瑶心中不由一酸。三千死士只剩下豫让寥寥几人存活,他们是他的精锐,虽然没能突破赵军壁垒,但那是因为敌军早有防备,且魏驹小人背叛在后。

在魏氏反水后,这场战役已经输了,豫让带着那些死士阻断赵军大阵对自己的夹击,让知军不至于全部覆没在丹水东岸,已经够尽责了。他又如何能让他再为了百分之一的刺杀机会,再入赵营冒险一次呢?

“我观乎赵魏韩三家扎营很有条理,但彼此的呼应却不行,这是吾等的机会。立刻埋锅造饭,让所有人吃饱喝足,今夜丑时,便突围出去!是生是死在此一搏,我将八千知氏子弟兵带到这里,便要将汝等再带回去!”

……

今夜无战事,天色逐渐灰黑,夜幕徐徐降临,呼啸的山风如同万千冤魂的哀号,呼呼作响,它吹过丹水河谷,止步于光狼城下,吹动了城头的大纛,也吹乱了知瑶披散的长发,吹起了他披肩的大氅。

士卒们饱餐一顿,死去袍泽的口粮成了他们的食物,吃饱喝足后默默的擦拭起自己的兵器,看着城外赵魏韩营寨的漫天营火,他们心中充满忐忑。

还能作战的人都将随知瑶突围,只剩下老弱病残或自愿或被迫,留在城内留守,太阳升起后,他们必死无疑。

他自问做不到视臣子如路人、走狗的程度……

与其如此,还不如寻求另一个机会,虽然也仅有十分之一的成功几率……

知瑶扶着剑道:“不错,从城头望过去便知,赵军防御森严,别说是活人,连飞鸟都无法飞进去,汝刚刚死里逃生回来,再进去只是白白送死,奈何让赵氏多一颗祭旗的头颅呢?与其一人白白送死,不如七千将士一起求活,突围出去!”

豫让的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他的身手在晋国各卿武将家臣里数一数二,在崎岖陡峭的山间也能如履平地,乘着夜色跑到包围圈外并不难,甚至有信心悄悄潜入一个军营不被人发现,可若知军集体突围,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希望。

“如今的形势是,不突围亦无希望,守城士卒连伤兵在内不过七八千人,看似很多,可城外赵魏韩三家更多,足足有七万大军!我军死守孤城,前无去路,后无援兵,粮草只够三天之数。现在敌军已知光狼城虚实,更有发飞石的攻城利器,下次攻城必定更加凶猛,试问以七千士卒还能不能挡住十倍敌人全力进攻?历经血战的士卒没了粮食,还不能如同这三天一般勇猛,顽强击退敌军的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