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当罚则罚(3 / 3)

加入书签

至于当兵的危险性,胡福郎完全没有考虑——以大宋如今的实力、兵力、战力,便是打到大食去也是一路横扫的,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臣谢……谢过陛下!”

他又跪了下来,心中也有些懊悔,自己原先的视域还是窄了,只想到在商场或者仕途上为儿子安排出路,却没有想到武人一途。

“应有之举,不值得谢,不过九哥要舍得孩儿,到了近卫军中,可是要吃苦的,他初入伍,朕也不会给他什么特殊照顾,当练则练,当罚则罚,你可明白?”

说到“当罚则罚”四个字时,赵与莒声音严厉起来,胡福郎心中一凛,知道这其实是在敲打自己,又拜倒敬领了。

所以,赵与芮不能理解他的用意,甚至把自己的举动当作是帮助他都有可能。赵与芮如此,胡福郎亦是如此。

听得赵与莒仍然称他九哥,胡福郎终于放下心起身,不过还是不敢坐下来,而是躬腰站着。赵与莒摇了摇头:“九哥,坐下来,朕与九哥,自微末之时结识,当初若不是九哥鼎力相助,朕也难以布局今日。”

听得赵与莒反复招呼坐下,胡福郎这才告罪端坐,他唯唯喏喏,心中也不禁想起初见赵与莒时的情景。

那时的赵与莒,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童……

“朕即位以后,许多事情都不方便,仍要九哥去替朕做……朕岂是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之人,九哥令郎之事,不来找朕,却去寻那个什么冷子强——那厮不过是一牵线傀儡,便不是一个傀儡,他区区一个地方上的豪商,又能给阿七什么前途?”

胡福郎的事情好解决,但是荣王赵与芮的事情则难了,赵与莒觉得,自己有必要与这个弟弟细谈一次,但赵与芮如今也是二十五六岁的人,若是直接叫来训一次,效果未必会好。他向来敬服杨妙真,要说服他,只怕还得将四娘子搬出来才可。

谢道清在一旁看着赵与莒与胡福郎交谈,想到陈安平奏折上所写,心中更是好奇,天子究竟会如何处置此事?若是直接去干涉,却与天子一向倡导的法不违官不究不合,可若不动用官府力量去干涉,那冷子强占据了法理,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种人收敛贪心?

注1:赵与芮的性格从他对贾似道的处置便可以看出来,在贾似道失势被贬之后,他因为深恨贾似道,便募人去押送贾似道,得郑虎臣,郑虎臣中途杀贾似道。赵与芮长寿,在宋亡后还被送到大都,又生活了十一年才死。顺便说句,贾似道得罪赵与芮最深的是实行“买公田”之法,即要强行收购赵与芮等豪族贵人的多余土地以充公用,缓解南宋的财政危机,这令赵与芮甚为不满,可在蒙元灭宋之后,赵与芮为保命却将自己名下的田产、房产和酒业都造册献与元朝。呜呼,文天祥卖家募兵之时,赵与芮何在?

阿七是胡福郎之子的小名,赵与莒这话虽然是在责备胡福郎,却听得胡福郎心中暖洋洋的,禁不住连连点头。

“不过,九哥,阿七沾上好赌好玩的毛病,却是不能惯,这也要怪朕,若不是朕指使着九哥日夜在外奔波,阿七又如何会沾上这些毛病。九哥若是信朕,朕可以给阿七一个好的前途,或者子承父业,将来替九哥打理朕的产业,或者出仕为官,九哥意下如何?”

胡福郎犹豫了一下,然后愧然道:“官家,阿七实在不是这块料,臣都已经灰心了……”

“他的坏毛病与朕有关,朕保证给你改过来!”赵与莒挥了挥手:“将他送去流求,今年十六岁了吧?去流求近卫军,在近卫军中三年下来,朕保证什么毛病都没了,而且还可以在那里学得本领!”

胡福郎先是一怔,然后觉得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如今不比过往,武人受歧视,自从大宋屡战屡胜复土拓疆以来,武人特别是近卫军的地位在社会上直线上升,他儿子若是进入近卫军,一来合他的那火爆的脾气,二来有天子的安排,今后升官之事岂不是一帆风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