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多尔衮(3 / 5)

加入书签

刘时敏将奏本接过来,转递给朱栩。\r

朱栩打开看了眼,周应秋的奏本简单,打算将李精白,黄立极,张瑞图等巡抚调往陕/西等即将新划分出来的省份做巡抚。\r

傅昌宗出这个主意,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顾虑,继续劝说道:“皇上,臣认为,建奴在没有把握攻下锦/州,宁/远之前,是不会再与我大明轻启战端,臣有推测,五年之内,建奴不会轻易触怒我大明。”\r

“五年?”\r

朱栩一怔,要是有五年,他的骑兵也应该可堪一战了吧?配合着攻城大炮等火器,难不成还惧怕后金不成?\r

傅昌宗见朱栩神色有振奋,道“是,五年内,建奴不敢妄动”\r

朱栩微微颌首,若有所思起来。\r

朱栩点头,两省就是日后沪浙苏皖大部分地区,最发达也正常,道:“嗯,户部要密切注意商税,要合理,不能低也不能高,维持商业的发展速度,对朝廷也大有裨益。”\r

傅昌宗自然明白,单说这笔税收对大明朝廷来说就很重要,应了声,道:“皇上,臣还有个想法。”\r

朱栩喝了口茶,微笑道:“有话尽管说,这里没有外人。”\r

周应秋尽管被外人打着皇帝‘亲信’的标签,也执掌着六部之首的吏部,可他心知肚明,皇帝没有当他是真正的心腹,可听见朱栩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至少他的位置已经不是‘外人’。\r

傅昌宗没有想那么多,道:“陕/西荒地太多,赤地千里,臣认为,可以向辽东转移,不论是山海/关以北,还是东/江/镇,都可以,若是开垦得宜,百万顷耕地是没有问题的。”\r

若是五年内后金不乱动,五年之后,也就由不得他们乱来了。\r

周应秋很快也想到了这点,抬手道:“皇上,宁/远,锦/州一线固若金汤,若是担忧东/江/镇,不妨就地取材,构筑大城,以来保护移过去的民众,二来也让毛文龙有个根基,不至于总是待在海岛上。”\r

朱栩也觉得此议可行,看向两人道:“既然如此,你们二人去一趟文昭阁,再细细商议一番。这件事朕会命文昭阁主理,六部协同,再命陕/西,四/川,山/西,湖/广等巡抚,总督配合,朝报也动起来,加强宣传,务必要稳妥,不要再出乱子。”\r

傅昌宗与周应秋都抬手应‘是’,庞大的政务不能都集中给皇帝,文昭阁渐渐的也要承担起来内阁的作用了。\r

说完这些,周应秋也开始奏呈,道“皇上,臣已经物色了几个巡抚人选,还请皇上御览。”\r

听到这里朱栩就沉吟起来,这个主意不是第一次提,之前之所以没做,是因为后金在虎视眈眈,移过去也只是给后金送人口送地。但现在不同了,后金虚弱,不会轻启战端,只要把握得宜,辽东确实能够安置大量的人口。\r

周应秋低着头也将利害得失分析了一遍,抬手道:“皇上,臣认为傅尚书之议可以,只要将水泥路修建完善,以大马车昼夜不停的运送,半年内转移几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朝廷也需要支出大量的粮食,现银,还有耕具,农畜。”\r

朱栩看了眼周应秋,沉思不绝。\r

支出银子,粮食,农具这些都是小事,问题的关键是需要确保移过去的民众的安全,建奴始终是一根刺在辽东,朱栩在担忧,移民会更担忧。\r

一块地要开垦成熟就是两三年,那个时候,后金也差不多恢复元气,有能力再战了。\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