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威尼斯(3 / 3)

加入书签

ps:明天要出差,啊,应该说是今天要出差,那么晚上努力试着更新,如果不能更新,请大家原谅。

“希望他保护好身体,不要受伤。”沈正辉耸了耸肩膀。

威尼斯电影节在9月8号这天迎来了自己的颁奖典礼和闭幕仪式,拍摄《座头市》的北野武获得了最佳导演银狮奖,斯嘉丽?约翰逊获得了逆流而上单元的最佳女主角。一切如同历史上一样,但是因为沈正辉从头到尾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大概是出于面子的问题。特意制作了一个最受观众欢迎电影奖颁给了沈正辉的《飓风营救》。因为这部电影在整个电影节期间,观影人次最多。

这个奖项让沈正辉有些哭笑不得,而威尼斯方面似乎日后准备把这个奖项作为常例颁给观众观看人次最多的电影。

结束了在威尼斯的行程,整个剧组早就散伙了,宫本陪同宁欢回日本。宁欢回去是读书,宫本则要赶去参加周星星的《功夫》剧组,因为**的耽误,《功夫》的筹拍一度陷入了停顿,达叔也因此耽误了档期,和《功夫》插身而过。周星星启用了新的班底来导演这部电影,但是在组织筹备的时候又遇到了很多问题,不得不通过春日申请让宫本这个“外人”去帮助协调处理。香港电影圈,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即使以周星星的江湖地位,有时候还是不得不借用外人的力量。

沈正辉则告别了托马斯和美丽的斯嘉丽,搭乘飞机先到伦敦,准备见了自己资助的唐妮和张怡,这两位提前一年时间考上牛津大学的女孩子真的是彻底地帮助沈正辉的老家好好刷了一次名气,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小事情但是作为新闻发回了老家顿时在全省都造成了某种轰动。

“你觉得票房有多少?”宁欢跃跃欲试地问道。

“不好说,我觉得北美破亿是肯定的,全球两三亿很有可能。当然。托马斯比较乐观,他觉得这部电影北美达到两亿美元都有可能。”

“哈?”听惯了日后上十亿美元票房的宁欢对于这个数据似乎还不够满意,“就这么点?”

“够了,成本才多少?一亿五千万还没有花完。”沈正辉哼了一声,“如果票房高的话,还可以给你包红包。”

宁欢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我觉得拿奖也挺有意思的,要不下一部电影我们合作拍一部能够拿奖的电影?”

此前2002年,巴蜀省涪城同样有一名女孩子以高二学生的身份考入了牛津大学,被她的母校大吹特吹,还专门找了作家写了一本书,叫做《一个叩开牛津大门的高二女生》。在刘亦婷的风潮下,面对这种炒作,其他学校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现在,剧情反转,涪城隔壁市乡下一所高中的两个高二女生居然同时考入牛津,这简直抽得涪城和蓉城的高中眼冒金星。经过了记者的几番调查,他们才发现原来是有一个土财主资助几个学生出国去留学,人家就是这样争气,直接考上了牛津大学。你也不能说不是人家高中母校的功劳,毕竟是高一上了一学期才出去,高二毕业就考上了牛津大学,你难道说学校一点作用都没有?

沈正辉的母校借此炒作,沈正辉完全不在意,他去看这两个女生完全是例行公事。说起来,这两位也是他曾经的同学,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他绝对不是对她们有什么想法。

抱着去帮助别人,看看她们有什么需要这样的目的,沈正辉到了伦敦,自己联系了两个女孩子,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也许是嫌自己带着保镖会给她们太大的压力,沈正辉就只带着藤堂香橙就去见唐妮和张怡。这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向福田光美显示:我是规规矩矩的,不然我怎么会带藤堂香橙?

就是不知道藤堂香橙能不能理解沈正辉的苦心了,这位懂中文的日本姑娘听三个人的对话也不会太吃力就是了。(未完待续。。)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你还是先考上大学再说吧。呀,说起来我去英国还没有去看过你的老同学,要不趁着这个机会再去看看她们……”

“随便你。”宁欢翻了翻白眼,“我更愿意去看看老白踢球怎么样。”

白韬已经正式和霍芬海姆签约了,他也找到了一家愿意接收他的学校,虽然学校不怎么样,但是也算是正规的大学。白韬接受了沈正辉的建议。他也不愿意自己将来一直顶着高中肄业的身份。他准备一边踢球一边读书,许多德国年轻球员实际上也这样干。

沈正辉显然从宁欢的语气里面听出来他对于白韬的生活的羡慕,但是对于宁欢来说,他选择不了这种生活方式。他身高现在堪堪超过一米七,这还是他这辈子努力锻炼的结果,也许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能够突破一米七五的限制,总之他是不可能像自己yy的林锋寒那样去打篮球了。所以这辈子他更喜欢看足球比赛。

“实际上老白给我发了邮件,说他替补两场了。踢进去一个球。”宁欢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教练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就因为他体力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