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一语道破(3 / 4)

加入书签

祝庸之看了一眼台历,说:“十天之后。”

向晚晴又问:“祝教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合适?”

祝庸之饶有兴致地说:“说说看。”

向晚晴说:“我现在开始着手收集整理资料,把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录制成一期节目,在您的文章发表之后,再在青原卫视上播出,会不会有问题?”

“省市一起联动,肯定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祝庸之兴奋地说:“小楚,你这位记者朋友目光很敏锐啊。”

七点半左右下了高速,楚天舒给祝庸之打了个电话。

祝庸之上午十点应一家总部设在临江的央企之邀,出席他们举办的一个讲坛,要给这家央企的高级管理人员讲一堂国企改革的课,便让楚天舒直接到家来谈。

楚天舒赶到祝家的时候,祝庸之已经等在了书房。

听楚天舒介绍完此前的情况和当前的处境,老头子拍案而起,说:“小楚,你来得正好。”

楚天舒和向晚晴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祝庸之。

向晚晴笑道:“祝教授过奖了,如果没有您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仗义执言,我的节目根本就不可能播出。”

祝庸之哈哈一笑,说:“小楚,你先回去,一定要全力稳定好南岭县的局势,在这十天里,千万别再闹出别的乱子来。”

楚天舒点头称是。他暗自赞叹道,这个老头子不光是理论功底深厚,政治敏感性也不低啊,在文章发表之前,南岭县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如果再出现轰动性的恶**件,老头子的一番苦心就可能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祝庸之说:“我省的定编定岗工作推进缓慢,关键在于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畏手畏脚,瞻前顾后,不愿或者不敢触动某些小集团的既得利益,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各种矛盾和冲突更为突出,普遍在等待观望,缺乏推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乔省长很不满意。我正在收集资料,准备写一篇文章,对这种不作为的状况予以剖析。”

祝庸之喝了一口茶,接着说:“小楚,客观地说,你在南岭县的一些做法,确实有欠妥当的地方,但总体上来讲,动作并不算太大,却引起了如此激烈的反应,正是这种不正常现象的突出表现。如果因此而全盘否定你们的工作,必将使得全省定编定岗工作更加的举步维艰。”

楚天舒与向晚晴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小楚,你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这是你的劣势,同时也是你的优势,非常时期必须有人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祝庸之坐下来,在电脑中敲打了几行字,然后对楚天舒说:“我的文章将会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理论与实践》上,我想,乔省长在了解到事情真相之后,会作出批示的。”

向晚晴忍不住问道:“祝教授,最近一期的《理论与实践》会在什么时候出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