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汉家文脉(2 / 3)

加入书签

杨廷和十九岁中举,也是有才子之名的,还有他那个儿子杨慎,更加胜任这样的事情。

王炳用余光瞥了一下这位同僚,人家是要后世之名,但他要现世之利。

“陛下,微臣有一言上奏。”

“说。”

“微臣斗胆,陛下金口说过,要让进士会言官话,这倒不难,开口便知,但要让进士都识地图,这如何做到?臣不解,请陛下赐教。”

十年前朱厚照和他们谈这些,满朝的大儒生会把他给吵死。

但现在,应该是朱厚照的话给他们以震撼。

“所以说要绘地图,要让治国辅政之臣都懂得地理,哪些是唐汉故土,哪些是影响大明命脉的土地,朕现在还在,他们忽悠不了朕,但后世之君却不好说,辅政之臣自己满脑子浆糊,这岂不是误国误民?”

不过在古代绘地图也算个大工程了。这需要很多人一起制作,但太多的人也不行,人一多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信息乱七八糟。

最最关键的是,它需要一个领头的。

朱厚照眉头落下思索起来,“阁老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按照道理来说,只需在会试之中加入考校地理的题目便好了。不过这怕是会显得不公平,世家子弟买得起地图,甚至有条件游览山河,但普通百姓家的读书子弟怎么办?”

朱厚照思来想去的,“介夫啊,红薯的推广大见成效了,朕听说这次给甘肃运了不少过去,这种关键的时候,它就是救命的。自今日起,你主要精力便放在大礼上来,建文馆、修词典、着传记、绘地图,这里面每个方面都需要一个专门之人,但朕不去管那么细,你自己挑去吧。先搭班子,后办事,三个月内人要到齐。”

杨廷和很庄重,“微臣遵旨,谢陛下隆恩。”

这件事他是要谢恩的。

因为给谁做,就是让人千古留名。

后人也许无法想象这对于古代先贤的诱惑有多大,实际上盛世修书的其中一个效果,也可以激发大臣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