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国相(2 / 4)

加入书签

一个诸侯封地派出六人,或者说派出两个团队。

大唐好几千实封诸侯呢。

“这得起码两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

褚遂良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区派出几位御史。本来朝廷也在诸侯的封地区划分了好几个领,比如信度领、河中领、漠南领等。

“朝廷派出总督、提督,再派出御史,这样能节省许多人手。”

现在张超提出这个要求,马周想了想,倒也觉得不是不可行。

“如果由朝廷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总管、校尉这些,帮助诸侯处理事务,应当也是可行。”

这个需要与诸侯们进行沟通,沟通好了就没问题。诸侯就算知道朝廷有意要安插个人手过去,但只要事先说好,诸侯是封地之主,国相等官员派过去后,就不是朝廷官员,而是诸侯领地官,他们拿的是诸侯的俸禄,替诸侯办事,因此当以诸侯为尊。

“我认为各诸侯国、领,朝廷要派出监察御史和监军御史以及监税御史。”

之前派的三个,国相、议长、将军,算是封国的三大头,而现在张超又提出派三个,这三个却又完全不同了。前三个,算是朝廷帮诸侯们找的管家、护卫队长这类。而后面的这三位御史,却就完全是朝廷的人了,过去就是实打实的是监察的。

张超却笑着摇头了。

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者说派出总管、议长、校尉,那是为了对封地增强一些控制权,起码得有知情权。

一个封地派出三个,几千块大小封地得派出上万,但这些人是由诸侯负责供养,朝廷要做的,不过是选派万把人过去。现在帝国如此之大,读书人也多,选出万把号人来,相信还是比较容易的。

至于这些人派过去了后,会不会被诸侯架空,到时副相副将实际管事什么的,其实张超也不在意,他只要有这么三个人呆在诸侯封地内,到时五年一换或任满两任十年一换,有人能够在那里就好。

监察御史是监察诸侯的,监军御史是去监察诸侯军队的,监税御史是去监视诸侯税收的。

如果说朝廷要派国相、议长、将军给诸侯,诸侯也许还可以拒绝。

但张超要派这三位御史过去,诸侯却是没理由拒绝的。

毕竟现在的分封制度与西周与西汉类似,但却并不相同的。诸侯们不是独立出去的,他们是帝国封臣,封地只是个自治领,自治而已,是有限度的。

他们三分之一的税收还得交给朝廷呢,他们还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