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起疑(1 / 2)

加入书签

李尧用一句打趣化解了两人的剑拔弩张,他喊他二哥也在暗指这场对话是家里人闲聊,不必上升到国乱的地步,慧明帝听完对李尧顿时高看了几分,这结果才是他最想要的。

他有疑,但这疑的分量还不够,所以他不想把事情办得太难看,晋王的提议虽能让他更心安几分以应对未可知的变数,但若顾家真是遭人陷害,失去一名帅才良将的代价太大了。

“还是秦王看得透彻,此事牵扯重大的确要查,但顾卿忠心也日月可鉴,不能让他在外为国效力家中人却受尽委屈。”慧明帝点着李尧,“此事你去办,把顾家看严实了,别让消息走漏,若承允真是冤枉,务必给朕把背后作乱之人找出来,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不得轻饶!”

慧明帝说的时候不经意瞥向太子和晋王,这二人对顾家一直都有几分得不到想毁掉的私心,他知道,所以这事儿最好别跟他的儿子们有关,要是谁一而再再而三为了权利坏大梁朝纲损大梁社稷,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他不缺儿子!

“儿臣领命。”李尧拱手应下退至一旁。

李准冷笑,“那就要看他是真的没找到,还是有人提前给他递了风声让他不要找到。”

这什么意思?难不成暗指他们有人和顾承允暗中有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谷国源被晋王这套流氓理论弄得发气,他与顾承允虽没私交,但这位玉面杀神在北狄的建树有目共睹,他是大梁放在北狄人心中的定海神针,如若顾承允出事,现在南齐本就不安分,要是再加个北狄异动,大梁岂不腹背受敌?!

为了权利,真的可以弃大局于不顾吗?!

谷国源气得拔高了音量,“若按殿下的说法,不管顾大人找不找得回前朝典籍都有问题,找得回喜事未必是喜事,但若找不回,就是有人与他通风报信,殿下这话未免牵连得太过了些。今日密谈只有我们四人在场,晋王殿下与太子殿下与卑职同秦王殿下看法不同,难不成顾大人若寻不回《黑金纪要》,卑职与秦王殿下就有问题?”

“行了,都散了吧。”

“是,儿臣/微臣告退。”

一行人各怀心思地离开,晋王微微不平,这事儿最后落到秦王身上是他意料之外的,他原本以为父皇会让刑部或者大理寺接手,届时顾承允归国若不投他门下,他有的事办法让顾家洗不清这身脏污。

可秦王接手,这小子近来愈发谨慎,连对他的邀约都刻意回避,与太子也不往来,看来他是打定主意要跟他争一争那宝座,既然如此……就别怪他心狠手辣!

李准淡然一笑,答得云淡风轻,“谷大人这么激动做什么,本王又没确定真有此人,只是一个假设而已,谷大人何必对号入座,难不成你真有这种想法?”

“你!”谷国源被李准气得说不出话。

秦王长叹,李准还真是个玩弄人心的高手,既说了对父皇口味的话,又把矛头丢到他二人身上,如若顾承允真寻不回《黑金纪要》,只要有心人在父皇耳边多唠叨几句,未必不能引父皇疑心。

今日难得太子不跟他唱反调,不然以他那傻大哥的心眼还不知被坑成什么样。

他笑着做起和事老,“二哥就别打趣谷大人了,顾都督如今身在国外,就算有人要与他传递消息,来回最少也得数月之久,与其让误会寒人心,不若这样,顾家还是看管起来查一查,但没必要羁押,毕竟顾都督没定罪,没理由抓捕他的家眷。然后派人严查流言的来头,说不定等大理寺把事情搞清楚,顾都督也回来了,届时是真是假,端看他怎么做不就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