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2 / 3)

加入书签

古大存的回答,正如沈华善所猜测的那样。

世家大族在动乱中倾覆,这太正常了。这些家族原先还为了自身的利益,阻止钱同式缓和这里的民怨,如今动乱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不得不说是玄妙因果了。

这些家族,有没有想到动乱会爆发呢?有没有预测得到如今的局势?不知道他们可会后悔当初的阻止?

这些问题,沈华善不知道,但他知道,应付眼下的檄文问题,有办法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总不会都死光了。不管是为着他们的家族,还是为了当初的阻止,他们也总该为朝廷做些事情了。

“本使认为,这些世家大族剩存的子弟,与这两路叛军有血海深仇,这可以作为招讨司的助力。既然称得上的世家大族,隐才肯定有不少的。如果有这样一批人,在晋州、鄂州与我们里应外合,平乱之事就好办很多了。大将军以为如何?”

这是沈华善深思的。从斥候的汇报中,可以得知,叛军对百姓有济粮的惠举。可是在旱灾之后,这三地的官员也不是毫无动作的,他们也在赈灾救民的,不然钱同式和张段等人,也不会在河南这里没了性命!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一场大旱灾,还是因为备荒粮!说起来,动乱首先在这三地爆发,是有原因的。此三地的百姓,一向彪悍,又有盗匪猖獗,民心不稳,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观察使钱大人这几年想稳定民心,却受到当地世家的阻挠,一直没有成功。”

对于河内道的情况,在场没有人比古大存更清楚了。这三地的民情,就是如此,再由旱荒蝗灾一激发,就成了如今的局面。局势变化太快,很多事情古大存也并不完全知道,但这一条脉络却是清晰的。

“当地世家?想必动乱起,这些世家必定受到攻击了吧?这些世家还复存否?”听了古大存的话语,沈华善这样问道。

所谓世家,是门第高贵且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家族。世家得以传承,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承平之年。动乱之时,家族子弟的性命都难有保障,何来世家?所以现在大永能号称世家的,大多的只有一百多年至两百年的时间。

“这两族剩下的子弟不少,但想必活下来的,都不是有骨气志气之辈,或许都是纨绔子弟,不然叛军也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这样的人,能做什么事情呢?况且,眼下应对檄文才是最重要的,绝对不能让百姓们受了这些叛军的蛊惑。”

当然有极少数世家大族是从前朝大安之时延续下来的,但九成九之数,都在朝代交替、政局动乱中被湮灭了。

沈华善会有此问,是想到了这两路叛军的旗号。这两路叛军中的“平免”“不公”这样的旗号,又打着为百姓着想、为底层官兵作主的名义,那么必然要向这三地的世家大族开刀了!

想到叛军们济粮的惠举,沈华善更确信了这一点。就连官府的备荒粮仓都空了,这些叛军怎么可能会有余粮来惠民?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叛军从这三地的世家大族之中得到了粮食。

世家大族的粮财储备之丰,会比一地的官府还要多!

“这三地的世家,主要有晋州的裴氏和太康谢氏。在动乱爆发不久,这两个大家族就被暴民、反贼们洗劫一空了。如今这两路叛军所用之粮财,有半数是出自这两大家族。听说这两族的不少子弟,都被叛军杀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