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首次发声(2 / 4)

加入书签

庄襄王亦显得犹豫不决。

争吵的核心就围绕着郑国的建议,到底要不要在这个时候兴修水利?

“韩人此番入秦,不过三五日时间,却四处拜访,寻人送物。”

“目的为何,难道欺我大秦无人能识破他们的算计?”

“韩人想让我大秦放弃侵韩,献兴修水利之策,借以耗费我大秦国力,万不可轻信…”

朝会刚开始,大秦众臣就分成两个阵营,产生争执,反对兴修水利者居多。

细看珠子之中,仿佛有一汪海水存在,在珠内潮汐涌动,又泛起淡淡的蓝色光晕,着实奇妙。

据郑国说,这珠子每逢月圆,便有蚌女异象从中浮现,朦朦胧胧,吞吐月华,乃是他早年治水时,从一条大江底下偶得之物。

赵淮中收了蚌珠,也让刘琦给郑国回了等价的礼物。

“郑国说珠子里的蚌女异象浮现出来时,还会唱歌,这不古代的音乐盒吗?”

观摩蚌珠片刻,赵淮中将珠子放在床头当夜灯,旋即睡下。

群臣大多更注重眼前的利弊。

赵淮中站在庄襄王下首,默默思忖:一些史学记载上,好像也说秦人当时对于修不修郑国渠有很大分歧。

是始皇帝和吕不韦意见一致,力压群臣的反对,确定要修郑国渠。

历史上,吕不韦正是推动修建郑国渠最重要的人之一。

此时的吕不韦站在群臣前列,眼神半眯,从始至终都没参与群臣的争执。

此后数日,郑国四处奔走游说,情况有忧有喜。

秦人当中不乏见识卓绝之人,直接看破了韩人的目的,毫不客气的拒绝了郑国的提议。

一月五日,清晨。

咸阳宫,朝会大殿。

赵淮中站在群臣和庄襄王中间,眼神微眯的看着下方群臣的争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