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地,各方行动(2 / 5)

加入书签

种植超四千年,曾是重要纤维作物的野生植物便是“苎麻”。

由于苎麻种植难度低,适应性强,用途广,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古代的最为重要的纤维作物。

到了明代,不仅南方有种植,北方绝大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苎麻了。

而苎麻的制品不仅有夏衣、麻布、麻绳,还有常用于造纸、酿酒、制糖、造船等,就连它的叶子“苎麻叶”也成了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

对于要种植的农作物,郭大靖已经进行了规划,包括粮豆麻果蔬等多种。

“哪天出发,提前说一声。我,我包饺子。”淑贞有些脸红,但还是勇敢地说了出来,这是她第一次的主动。

韩仲愣了一下,但随即在儿子发出的欢笑声中,展颜点头。

十亩地,在百姓们的心目中,正常收成的话,已经足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再加上土豆的种植效应,更是在岛上的军民中掀起了一阵轰动。

“十亩地呀!”无数人为之眼红心动,其中就包括张膀。

十亩地全种土豆,两三万斤的产量,够一家人吃上几年吧?

既然要往自力更生上发展,生活所需的,有种植条件的,便要进行适量的种植。而麻布,在以后的用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将浸过油之后包裹炮弹。

同时,豆子和苜蓿的种植,也将为骑兵的扩充,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资供应。

至于果蔬,也是生活物资的一部分。它们生长期短,也能充饥,比传统作物更能适应小冰河期的寒冷。

老百姓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天灾的威力,郭大靖却要尽力避免。回暖晚、下霜早,象水稻、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歉收都是轻的。

可看看妻子,看看小妹,再看看刚会爬的幼子,张膀又泄了气。就是给一百亩又怎样,谁来种呢?

妻子看透了丈夫的心思,温言劝慰道:“当兵打仗的给十亩,对老百姓不是也有章程,耕十亩给一亩收成嘛!按他们说的那个土豆,一亩地两三千斤,也够家里人嚼裹了。”

张膀轻轻点头,说道:“咱们全家差不多能种二十亩,风调雨顺的话,两亩地的收成够吃,还能有点剩余。”

“二丫能看着小宝,我和你一起耕种。”妻子微笑着说道:“种上半亩苎麻,连衣服都有了。”

“再种半亩蔬菜,一家子就全够了。”对于妻子的温言细语,张膀咧开了嘴,笑了起来,憧憬在心中升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