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种子(3 / 3)

加入书签

王福生点了点头,没再多说,陪着王言一路闲话到宫里,这才告辞离开去写公文,将王言的指示发出去。

吃过了晚饭,王言在新修建的高楼顶上乘风纳凉,想着老管家之前说的船队归来的消息。

这无疑是个好事,是个大好事。

他的任务是让人吃饱饭,吃好饭。以现在亩产三四石,也就是三四百斤的水平来说,怎么都是做不到的。毕竟就是现在这时候,他占了最大片的土地,一年产出的粮食都不够吃,还要从海外往回运。所以理所当然的,直接派人出海远航,去其他大陆寻找高产量的粮食以及其他的各种本地没有的种子,就是重中之中。老管家说的那个生在地下,成熟后串起来一堆的,当然就是地瓜、土豆。

地瓜、土豆的原产地,都是在美洲大陆,出海是必须的。早在他搭上了赵佶,快速发展之时,就已经在准备造船出海适宜。一开始队伍小,船也差。到后来,海量的人力物力砸下去,船是越修越好,派出去的队伍也越来越多。就是这几年他当皇帝了,造船出海的事都没停。有往东的,有往北的,有往南的。

也是这样,他在洛阳城混的非常不错,在之前登基大典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见过他,之后他又总熘达,久而久之,现在洛阳城的百姓基本都认识他,都知道他是华夏皇帝。他也温和好相处,跟百姓多多交谈,亲自督促解决了一些问题,百姓们也就不怕他了。但他的威势并没有受到削弱,毕竟距离他狠手改革才过去三年多,虽然不算是杀的血流成河,但是干活的人可在那呢。

城外干活挨鞭子的就是了,都是原本洛阳有号的大户。现在都被收拾的不成人样,老惨了。

回来的点不错,他才走了没一会儿,正好赶上的降国旗。满意的看着羽林卫士一板一眼的摘下国旗,收队回宫,他这才继续熘达着离开。升国旗的时候才叫壮观呢,每天早上都是一大堆人,一点不比千年后的差,都是自发的和着音乐合唱。已经三年了,经过大力宣传,现在国旗、国歌的概念,村里得了癔症的二傻子都知道。

才进了朱雀门,迎面就看到王福生着急忙慌的小跑着迎过来:“陛下,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

本来操劳了半辈子,王言是打算让王福生退休享福的,但是王福生说伺候习惯了,呆不住。这么多年,也算得了信任,所以安排他做了内侍省的大监,从三品的官职,皇宫里的事都管,就是原本杨戬的职位,皇宫的总管,皇帝的管家。本来任此职的都是太监,老管家没净身就能任这个职位,随意进出宫禁,也算是显其荣宠。

这个时代,他也不知道出海遇到的会是什么,有多少人能活着,又有多少人发现了新大陆还愿意回来,所以他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往外派。到如今,已经派了九批船队出海。

如今回来的第二批,应该是在政和八年,也就是西历1118年,现在是华夏三年,西历1126年,整整八年时间。麦哲伦绕地球一圈才三年,现在他的手下用时八年。

当然不能那么算,他们的任务是出去找种子,是了解各地环境,他们要详细记录,要多方面收集各种东西,还有中间的走错路等等等等,能活着回来不错了。

现在有了亩产高的粮食,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推广造福天下了。

虽然早都受够了吹捧,但是又有谁不喜欢呢……

“什么大喜事啊,如此匆忙。”王言脚步不停,继续往宫里晃悠着。

“陛下,咱们当年派出海的船队回来了,四日前在登州靠的岸。”

闻听此言,王言顿住了脚步,转头看着老管家:“是第几批?”

“第二批和第四批一起回来的,都是往东行的船队。信上说是在那边碰上了,正好第四批去的刚到,他们要走,这不是巧了嘛。两队人就又停了一段时间装货,这才一起回来的。先前交代的寻找高产量的种子,他们也都带了回来,说是生在地下,成熟了之后是串起来的一堆,亩产十石之多啊。陛下,是否召他们进京?”

看着激动的老管家,王言摇头一笑,摆了摆手:“不急,先找快地方,让他们从里到外的好好洗一洗,而后修养修养,从太医院调一批大夫过去,给他们检查检查身体,另外再看看有没有疫病。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也注意一下,都好好收拾收拾。等下个月,待他们养好了,再让他们随着货物一起来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