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一章 分身乏术(2 / 3)

加入书签

安毅和魏采尔一起站在码头上,向船上的德国同行和尹继南夫妇挥手致意。明天的这个时候,尹继南和三十余名德国同行将会乘坐北德公司的“霍斯特号”邮轮离开上海港,开往遥远的德国。

尹继南这一走,兄弟俩没有三四年时间。难以聚了。

安毅与魏采尔含笑告别之后,并没有赶赴会场,而是回到厚载巷家中,与麾下将校一起商议军情。

网坐下没多久,接完电话的沈凤道前来禀报:蒋委员长已经乘飞机回到南京,直接从机场赶赴会场。

安毅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三点半,估计蒋委员长赶到会场也来不及表什么重要讲话,就算要演讲一番也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午,因此安毅沉思片玄,干脆选择继续留在家里。

安毅友好地向排队上船的德国朋友挥手告别,待众人都上了甲板,慢步走到魏采尔身边,低声问道:“乔治,听说你申请回国,对吧?”

“是的,说实话,我能留在中国近四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最近一段时间,我和你们总司令之间的分歧似乎有加大的迹象,当然,这些并不涉及个人感情,都是在某些具体事务上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因此我想,要是我再不主动离开的话,恐怕会对贵军正在展开的庞大军事行动产生某种消极影响,何况,我离家的时间也太长了”安,你能理解我的想法吗?。

魏采尔静静望着安毅的眼所,在这么多中央军将领中,魏采尔只有和安毅在一起时没有任何的拘束和客套。

安毅知道这个前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最近与蒋委员长吵了两次,两次都是因为蒋委员长擅自变更既定作战计划使然。

严谨的魏采尔,一如他在中原大战、前四次围剿、泓沪抗战时期那样,很难再忍受蒋委员长在军事指挥上的摇摆不定,但是魏采尔对队创建科学严谨的指挥系统、摒弃僵化过时的日式军事教育,创立步兵、炮兵、工兵、格重兵、通信兵等专业学校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蒋委员长哪怕对魏采尔的固执和趾高气扬深感不悦,但对于魏采尔的军事才华和专业素质,历来都赞赏有加,不止一次在中央军高层会议上隆重推崇。“乔治,不管你有何决定,我都能理解,如果需要我做些什么,你千万别客气,今后我麻烦你的事情还有很多,若果你真的要回德国,我打算聘请你为我们陆军士官学校的名誉教授,督促和帮助我每年送到德国相关军事院校学习的年轻人。当然,我会按月给你薪水的,你只要说个数就行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国民党中央大张旗鼓召开会议的同时,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江西瑞金举行,国际共产代表史达林、加里宁、莫洛托夫、特尔曼和高岗为名誉主席团成员,央代表博古,全国总工会代表**,红军代表朱德等分别致词。中央红军三次通过明电,向全国各界宣告会议举行的喜讯,以及博古、**和朱德的言摘要,宣布将与蒋介石、汪兆铭的南京政府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元月二十六日上午,获得连任的国家主席林森举行隆重的就职仪式,都各界人士十万余众举行了盛大的、欢迎蒋委员长回到南京及庆祝讨逆胜利的大会。

安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魏采尔欢畅地笑了起来,会意地走到尹继南身边点了点头,转向安毅。开心地说道:

“安,你知道吗?在庐山的这几个月时间里,我和”的交流比起其他人要多很多,尹将军比你更为严谨”下横业我们德国的职业军人,否则我也不会两次动员他去德国看一看了。我们已经说好了,等我回国之后,一定要把尹将军和他的美丽夫人介绍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哈哈!你也同意了的,是吗,亲爱的尹?”

尹继南笑道:“谢谢你,魏采尔先生,要不是你的开导,我也许还处于困惑之中

汽笛响起,船员等着解缆,安毅心中一阵酸楚,上前与尹继南紧紧握手,随后使劲地拥抱了一下,松开后重重点头,又向段馨儿低声祝福几句,才把两人送上了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